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17-06-05
功不小啊,斩了西贼的大将,朝廷必有重赏。
洒家这边先给都头道贺了。」
此时已是四月,据韦州大捷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他们这群伤兵没有参加后
面的战斗,战斗经过都是听军中胞泽诉说的。折可适突袭韦州,怪杨滩伏兵大败
追兵,民间早已传的神乎其神。但是折可适军之后怕西夏报复,又在边界广布
侦骑,设下数路伏兵,丝毫不敢怠慢。但是西贼并未追击,直到十天前他才返
洪德寨。之后又去了环州面见章楶,军中说是去向章帅讨赏去了,所以军中士卒
无不翘首期待他来。
朝廷官兵打完了仗讨赏钱那是从五代晚唐留下来的惯例,这事朝廷丝毫不敢
马虎。从前官兵阵前弓手齐射一次便要现场放一次赏钱,否则便有一哄而散的可
能。当年折可适自己就亲身遇见过这事,元丰西征时他大破西夏于蒲桃山,结果
因为赏钱没有及时兑现,手下官兵竟然在战场上哗变溃散,幸好那时西夏军已经
败退,否则调头再来,必定反败为胜。他独自骑马追了十几里地,好说歹说,连
哄带骗,总算是他在军中素有威信,最终还是将这帮家伙劝了来。
这也是边地军州易无法禁绝的原因之一,边将手中必须随时得有现钱以打
赏部下军卒,否则便有兵变的可能,而环庆路是有兵变的前科的,熙宁四年庆州
那场兵变,朝廷至今记忆犹新。
「这那帮藩骑也发了大财了,他们倒不讨赏。某家倒宁愿去当藩骑。」唐
云的胳膊不那么疼了,便随口说笑。
「藩骑有甚好的,连饷都没有。」大夫撇了撇嘴,「一群无赖子破落户,哪
个是好鸟了。」
言语中对于藩骑甚是鄙视,此事也是军中惯例。延边藩部中有家有产的老实
人哪个愿意来战场上卖命?都是些不事生产的地痞无赖才来参军,而且藩骑平日
里没有军饷,只是战时临时招募,杀敌赏格于官兵相同,但掳掠上缴给官府三成
之外剩余可以归个人所有。所以藩骑大多数都是以战争为生的雇佣兵,不打仗就
没饭吃。万一运气好赶上一场胜仗,掳掠的财货便够他什么都不干过个一年半载
的。
「前次听说有个藩官还去和盗贼勾结,但事到临头却卖了盗贼,自家升官发
财了。」
「什么藩官?盗贼?」唐云的表情变了一变。
「都头想是没听说吧,前阵子河东大盗苏延福潜入环州了,听说是来找西贼
买马的,这贼子居然勾结西贼,真正是不知死活。谁曾想给他引路那藩官是官府
一路,设计将这伙盗匪给庆州张都监剿了,几个匪首都给正法。据说原先咱们这
寨内高家店的马泼六张青和那孙二娘也从贼了,都给剿了。」
来了!唐云的心中一阵收紧。
「这真个是没想到,匪首都死了?」
「这倒不知,不过只听说那苏延福在河东道上落了,此事只怕章经略相公
要穷治,便不知折帅见着章相公如何说法……」
唐云猛地抬头,盯着这大夫的眼睛。只见他毫不躲避的看着自己,脸上带着
若有似无的微笑,只是那眼神深处,有些不言自明的东西。
果然来了……
「你却是为何?」
「都头是聪明人,自是知道俺为何。」
「南门外五里有座破土地庙,庙后有棵大杨树,树下有块巨石,将石挪开,
挖地五尺,我的钱都在那里,总有千贯之数,你若去取时,需带人手车马。」
「多谢都头美意,洒家笑纳。」
「那……何时?」
「最迟明日便至。」
「是……谁让你来的?」
「都头乃是聪明人,此事自是不用言明,想来都头已知。」
第二日,折可适自环州返洪德寨,带了部下们翘首以盼的赏钱,但是和
他同来的还有经略府的两名虞侯和十名节级,他们是来捉拿唐云的。据称这是从
大盗苏延福口中得到的口供,唐云勾结绿林盗匪,私下违反禁令,同西贼易,
证据确凿,形同通敌叛国,罪在不赦,经略帅府下了飞签火牌,要拿了他明正典
刑。
在远处,一身姓打扮得唐云头上带着个破斗笠,看着折可适的人马进了洪
德寨城门,看着那同行的经略府来人,长出一口气,之后一转身,钻进了山间的
小路。
也许自己宋朝官兵的生涯就此为止了。
之后一切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山林间小路草木丛生,但是地上能看到人走车轧的痕迹,也许前些时候陈六
那帮人就是走的这条路,结果给官兵打了个埋伏。
没想到陈六居然是苏延福的人,苏延福这厮听唐大叔讲过,说是绿林巨盗,
其实是信莲的,他原来的山门红莲会就和几十年前大名鼎鼎的弥勒教有扯不清
的关系。
弥勒教乃是朝廷明令禁止的邪教,仁宗朝庆历七年时曾在河北路扯旗造反,
其信徒聚集的贝州、深州、齐州、博州等河北腹地数个州郡驻军竟然相继哗变,
群起叛乱,甚至有信徒渗透进了汴京大内宿卫之中,竟然在皇宫中杀人放火,意
图刺杀仁宗皇帝,这便是仁宗朝有名的庆历贝州兵变,后来弥勒教叛乱被文彦博
率军平定,从此官府对弥勒教采取严厉打击的措施,几十年没见声息,想不到现
在死灰复燃。
不过苏延福跑来陕西搞事实在是找错了地方,现在这朝廷里面最能打仗的官
兵也许就是陕西的官兵了,连残暴的西夏他们都不怕,收拾你个小小的邪教草寇
更是不在话下。
不过现在自己也是罪犯的身份,这条路也许对于罪犯来说不是什麽好兆头。
正想着,唐云的耳朵里突然听到了什麽。他将身形一隐,躲在一棵树后。仔
细倾听片刻,纵身上树,忍着臂疼爬到了树冠里,将身形藏好,拨开挡在脸前的
枝叶往远处看,只见不远处原本人迹罕至的山路里,此刻黑压压的全都是官兵,
好像忙碌的蚁群一样。
这条路现在还真热闹啊,先是贼寇,现在又是官兵……
接着唐云看到了很多辆大车,车上不知道装着什麽体积很大很重的东西,用
青布蒙的严严实实,还用绳子捆扎着,被骡马拉着往前走。而一辆大车的旁边,
唐云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高龙?他不是随折可适去环州了吗?刚才他来……
刚才真没注意高龙,没有印象他到底是不是跟着折可适一起进城了。但是现
在他出现在这里,说明折可适在玩什麽障眼法,这个人又在策划某个针对西夏的
计谋了。那些神秘大车里藏着的东西肯定和此有关。
唐云目不转睛的看了一会儿,看样子不像是运送粮草。能让官兵出动,除了
粮草就是军器,走这等鸟不拉屎的小路,而且车上还遮的那般严实,难道是什麽
秘密武器?故意隐而不宣,以便战时出其不意麽?颇像折可适的风格。也对,此
次韦州之行使西夏受了如此耻辱,不遭报复才怪,折可适乃智谋之士,当然会早
作准备。
到底是什麽?要往哪里去?
唐云看了一会儿,突然想起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官兵了,而是个逃犯,自己操
这心做甚,以折可适之能,他在这搞这勾当,必有他的用意。自己还是先顾着自
己的事情吧。他悄悄的从树上又爬下来,转身消失在密林深处……
之后不过三五日,庆州经略府一纸公文发到陕西路提刑司衙门,大宋朝陕西
路诸城镇的门口便又多了一张画影图形,通缉令以及海捕公文一城一城的传递下
去,转眼间,唐云便由朝廷官兵变成了通缉犯……
*** *** *** ***
西夏,韦州城。
城内,西夏韦州静塞军司都统军仁多保忠,带着数名亲兵部将,在城内巡
视,每多走一步心中的愤恨恼怒便增加一分。
宋人何时也变得和西夏一样了?
全城上下给洗劫一空,能烧掉的房子都给烧了,显然宋军并没有在此久驻的
意思,大掠之后便拍拍屁股走人。这是以往西夏军队的做法,现在却被宋人学了
个十足。以往那些宋人不是这样的。
他一边走一边想怎生派奸细把宋军的暴行传到东朝的那些士大夫耳朵内,到
时候有的是迂腐之人出来弹劾折可适和章桀二贼。
在战场上自然是对敌人越残忍越好,这就是西夏的法则。但是东朝不一样,
东朝自居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干什麽都讲究个礼仪道德,尤其是现在旧党当政,
那些「君子」们只要知道了折可适乱杀平民俘虏,必定有人弹劾。
这就是东朝的士大夫,他们不讲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讲究以德
服人。
仁多保忠真的希望这样的蠢货东朝能够多一些。
还有庄浪麻这厮,在西夏的土地上,居然被宋军给伏击大败,实在是耻辱之
极!无能之极!擒生军都是精兵,这等损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补充来的。这样
的大败,实在是难以容忍,难道西夏军还不如宋军了解自家地盘的地理不成?
其实早在大安七年,宋军大举犯境的时候,高遵裕数万大军出其不意翻越岷
山天险,兵不血刃攻陷韦州,还有前几年张存也打过韦州,从那时起,韦州的地
理形势对于宋朝来说便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当然这时候,仁多保忠正是恼怒非常,自然而然的将此事忽略掉了。在他看
来,打败仗就是打败仗,一切理由都是借口。
还有梁氏……堂堂白上国现在真是乌烟瘴气,都是因为梁氏当权乱政!
东朝熙河路定远城,正是卓罗和南军司当面,自己的静塞军司要防备东朝
环庆路。自己以都统军身份兼领左厢六军司,卓罗和南军司也是自己该管。但是
梁乙逋这奸贼仗着自己为国相的身份,居然插手自己的左厢事务,公然以乾顺旨
意的名义越级命令自己出兵,搞的韦州空虚,才被宋军趁虚而入。
这是对自己公然的挑衅和侮辱!仁多保忠脑门上的青筋暴起,怒目圆睁。周
围的将佐们一个个大气也不敢喘,生怕说错一句被仁多保忠抓来砍了出气。
也许梁乙逋就是故意的,一方面打压削弱自己在左厢的权威,另一方面就是
要借刀杀人。借宋军之手毁掉我仁多族的基业。自己出兵自认做的非常保密,宋
军如何会知道的这麽清楚?时机把握的这麽好?到底是不是有人故意在给宋军通
风报信?
仁多保忠越想越觉得必定如此,毕竟仁多氏和梁氏的矛盾天下皆知,当年秉
常时期,他仁多保忠便是梁乙埋的政敌。
和李清、禹藏花麻等帝党重臣交情莫逆。梁氏兵变幽禁秉常,他仁多保忠是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8】【9】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91banzhu.com
洒家这边先给都头道贺了。」
此时已是四月,据韦州大捷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他们这群伤兵没有参加后
面的战斗,战斗经过都是听军中胞泽诉说的。折可适突袭韦州,怪杨滩伏兵大败
追兵,民间早已传的神乎其神。但是折可适军之后怕西夏报复,又在边界广布
侦骑,设下数路伏兵,丝毫不敢怠慢。但是西贼并未追击,直到十天前他才返
洪德寨。之后又去了环州面见章楶,军中说是去向章帅讨赏去了,所以军中士卒
无不翘首期待他来。
朝廷官兵打完了仗讨赏钱那是从五代晚唐留下来的惯例,这事朝廷丝毫不敢
马虎。从前官兵阵前弓手齐射一次便要现场放一次赏钱,否则便有一哄而散的可
能。当年折可适自己就亲身遇见过这事,元丰西征时他大破西夏于蒲桃山,结果
因为赏钱没有及时兑现,手下官兵竟然在战场上哗变溃散,幸好那时西夏军已经
败退,否则调头再来,必定反败为胜。他独自骑马追了十几里地,好说歹说,连
哄带骗,总算是他在军中素有威信,最终还是将这帮家伙劝了来。
这也是边地军州易无法禁绝的原因之一,边将手中必须随时得有现钱以打
赏部下军卒,否则便有兵变的可能,而环庆路是有兵变的前科的,熙宁四年庆州
那场兵变,朝廷至今记忆犹新。
「这那帮藩骑也发了大财了,他们倒不讨赏。某家倒宁愿去当藩骑。」唐
云的胳膊不那么疼了,便随口说笑。
「藩骑有甚好的,连饷都没有。」大夫撇了撇嘴,「一群无赖子破落户,哪
个是好鸟了。」
言语中对于藩骑甚是鄙视,此事也是军中惯例。延边藩部中有家有产的老实
人哪个愿意来战场上卖命?都是些不事生产的地痞无赖才来参军,而且藩骑平日
里没有军饷,只是战时临时招募,杀敌赏格于官兵相同,但掳掠上缴给官府三成
之外剩余可以归个人所有。所以藩骑大多数都是以战争为生的雇佣兵,不打仗就
没饭吃。万一运气好赶上一场胜仗,掳掠的财货便够他什么都不干过个一年半载
的。
「前次听说有个藩官还去和盗贼勾结,但事到临头却卖了盗贼,自家升官发
财了。」
「什么藩官?盗贼?」唐云的表情变了一变。
「都头想是没听说吧,前阵子河东大盗苏延福潜入环州了,听说是来找西贼
买马的,这贼子居然勾结西贼,真正是不知死活。谁曾想给他引路那藩官是官府
一路,设计将这伙盗匪给庆州张都监剿了,几个匪首都给正法。据说原先咱们这
寨内高家店的马泼六张青和那孙二娘也从贼了,都给剿了。」
来了!唐云的心中一阵收紧。
「这真个是没想到,匪首都死了?」
「这倒不知,不过只听说那苏延福在河东道上落了,此事只怕章经略相公
要穷治,便不知折帅见着章相公如何说法……」
唐云猛地抬头,盯着这大夫的眼睛。只见他毫不躲避的看着自己,脸上带着
若有似无的微笑,只是那眼神深处,有些不言自明的东西。
果然来了……
「你却是为何?」
「都头是聪明人,自是知道俺为何。」
「南门外五里有座破土地庙,庙后有棵大杨树,树下有块巨石,将石挪开,
挖地五尺,我的钱都在那里,总有千贯之数,你若去取时,需带人手车马。」
「多谢都头美意,洒家笑纳。」
「那……何时?」
「最迟明日便至。」
「是……谁让你来的?」
「都头乃是聪明人,此事自是不用言明,想来都头已知。」
第二日,折可适自环州返洪德寨,带了部下们翘首以盼的赏钱,但是和
他同来的还有经略府的两名虞侯和十名节级,他们是来捉拿唐云的。据称这是从
大盗苏延福口中得到的口供,唐云勾结绿林盗匪,私下违反禁令,同西贼易,
证据确凿,形同通敌叛国,罪在不赦,经略帅府下了飞签火牌,要拿了他明正典
刑。
在远处,一身姓打扮得唐云头上带着个破斗笠,看着折可适的人马进了洪
德寨城门,看着那同行的经略府来人,长出一口气,之后一转身,钻进了山间的
小路。
也许自己宋朝官兵的生涯就此为止了。
之后一切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山林间小路草木丛生,但是地上能看到人走车轧的痕迹,也许前些时候陈六
那帮人就是走的这条路,结果给官兵打了个埋伏。
没想到陈六居然是苏延福的人,苏延福这厮听唐大叔讲过,说是绿林巨盗,
其实是信莲的,他原来的山门红莲会就和几十年前大名鼎鼎的弥勒教有扯不清
的关系。
弥勒教乃是朝廷明令禁止的邪教,仁宗朝庆历七年时曾在河北路扯旗造反,
其信徒聚集的贝州、深州、齐州、博州等河北腹地数个州郡驻军竟然相继哗变,
群起叛乱,甚至有信徒渗透进了汴京大内宿卫之中,竟然在皇宫中杀人放火,意
图刺杀仁宗皇帝,这便是仁宗朝有名的庆历贝州兵变,后来弥勒教叛乱被文彦博
率军平定,从此官府对弥勒教采取严厉打击的措施,几十年没见声息,想不到现
在死灰复燃。
不过苏延福跑来陕西搞事实在是找错了地方,现在这朝廷里面最能打仗的官
兵也许就是陕西的官兵了,连残暴的西夏他们都不怕,收拾你个小小的邪教草寇
更是不在话下。
不过现在自己也是罪犯的身份,这条路也许对于罪犯来说不是什麽好兆头。
正想着,唐云的耳朵里突然听到了什麽。他将身形一隐,躲在一棵树后。仔
细倾听片刻,纵身上树,忍着臂疼爬到了树冠里,将身形藏好,拨开挡在脸前的
枝叶往远处看,只见不远处原本人迹罕至的山路里,此刻黑压压的全都是官兵,
好像忙碌的蚁群一样。
这条路现在还真热闹啊,先是贼寇,现在又是官兵……
接着唐云看到了很多辆大车,车上不知道装着什麽体积很大很重的东西,用
青布蒙的严严实实,还用绳子捆扎着,被骡马拉着往前走。而一辆大车的旁边,
唐云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高龙?他不是随折可适去环州了吗?刚才他来……
刚才真没注意高龙,没有印象他到底是不是跟着折可适一起进城了。但是现
在他出现在这里,说明折可适在玩什麽障眼法,这个人又在策划某个针对西夏的
计谋了。那些神秘大车里藏着的东西肯定和此有关。
唐云目不转睛的看了一会儿,看样子不像是运送粮草。能让官兵出动,除了
粮草就是军器,走这等鸟不拉屎的小路,而且车上还遮的那般严实,难道是什麽
秘密武器?故意隐而不宣,以便战时出其不意麽?颇像折可适的风格。也对,此
次韦州之行使西夏受了如此耻辱,不遭报复才怪,折可适乃智谋之士,当然会早
作准备。
到底是什麽?要往哪里去?
唐云看了一会儿,突然想起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官兵了,而是个逃犯,自己操
这心做甚,以折可适之能,他在这搞这勾当,必有他的用意。自己还是先顾着自
己的事情吧。他悄悄的从树上又爬下来,转身消失在密林深处……
之后不过三五日,庆州经略府一纸公文发到陕西路提刑司衙门,大宋朝陕西
路诸城镇的门口便又多了一张画影图形,通缉令以及海捕公文一城一城的传递下
去,转眼间,唐云便由朝廷官兵变成了通缉犯……
*** *** *** ***
西夏,韦州城。
城内,西夏韦州静塞军司都统军仁多保忠,带着数名亲兵部将,在城内巡
视,每多走一步心中的愤恨恼怒便增加一分。
宋人何时也变得和西夏一样了?
全城上下给洗劫一空,能烧掉的房子都给烧了,显然宋军并没有在此久驻的
意思,大掠之后便拍拍屁股走人。这是以往西夏军队的做法,现在却被宋人学了
个十足。以往那些宋人不是这样的。
他一边走一边想怎生派奸细把宋军的暴行传到东朝的那些士大夫耳朵内,到
时候有的是迂腐之人出来弹劾折可适和章桀二贼。
在战场上自然是对敌人越残忍越好,这就是西夏的法则。但是东朝不一样,
东朝自居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干什麽都讲究个礼仪道德,尤其是现在旧党当政,
那些「君子」们只要知道了折可适乱杀平民俘虏,必定有人弹劾。
这就是东朝的士大夫,他们不讲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讲究以德
服人。
仁多保忠真的希望这样的蠢货东朝能够多一些。
还有庄浪麻这厮,在西夏的土地上,居然被宋军给伏击大败,实在是耻辱之
极!无能之极!擒生军都是精兵,这等损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补充来的。这样
的大败,实在是难以容忍,难道西夏军还不如宋军了解自家地盘的地理不成?
其实早在大安七年,宋军大举犯境的时候,高遵裕数万大军出其不意翻越岷
山天险,兵不血刃攻陷韦州,还有前几年张存也打过韦州,从那时起,韦州的地
理形势对于宋朝来说便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当然这时候,仁多保忠正是恼怒非常,自然而然的将此事忽略掉了。在他看
来,打败仗就是打败仗,一切理由都是借口。
还有梁氏……堂堂白上国现在真是乌烟瘴气,都是因为梁氏当权乱政!
东朝熙河路定远城,正是卓罗和南军司当面,自己的静塞军司要防备东朝
环庆路。自己以都统军身份兼领左厢六军司,卓罗和南军司也是自己该管。但是
梁乙逋这奸贼仗着自己为国相的身份,居然插手自己的左厢事务,公然以乾顺旨
意的名义越级命令自己出兵,搞的韦州空虚,才被宋军趁虚而入。
这是对自己公然的挑衅和侮辱!仁多保忠脑门上的青筋暴起,怒目圆睁。周
围的将佐们一个个大气也不敢喘,生怕说错一句被仁多保忠抓来砍了出气。
也许梁乙逋就是故意的,一方面打压削弱自己在左厢的权威,另一方面就是
要借刀杀人。借宋军之手毁掉我仁多族的基业。自己出兵自认做的非常保密,宋
军如何会知道的这麽清楚?时机把握的这麽好?到底是不是有人故意在给宋军通
风报信?
仁多保忠越想越觉得必定如此,毕竟仁多氏和梁氏的矛盾天下皆知,当年秉
常时期,他仁多保忠便是梁乙埋的政敌。
和李清、禹藏花麻等帝党重臣交情莫逆。梁氏兵变幽禁秉常,他仁多保忠是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