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游戏】(145-147)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3-08-01

食量比寻常人要大三四倍,如果现在的三流高手量翻十番,朝廷就
得焦头烂额了,若让全天下的少年人都进燕武院练拳,大燕哪来这么多的粮食,
尤其是在大家都离家学武的情况下?这还不算药草,器械等等的花费呢。」

  我看两人都认同地点了点头,便继续道:「这接下来的部分是更深层次的考
虑,也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哈。你觉得,培养出一个二流高手,和培养出十个熟练
的农夫,对朝廷来说,哪个更好?我觉得大部分人肯定会觉得二流高手更好,毕
竟一千个武者里才能出这么一个强者。对个人来说,成为一个高手能够受到朝廷,
武林,整个大燕所有势力的青睐,能够享受荣华富贵,仅仅因为你很能打。对朝
廷和地方势力来说,多一个高手便代表多一分对自己所统治的领地的掌控力。

  「但是对于平民百姓,对于整个大燕来说,十个农夫在民生方面的作用必然
比一个二流,也许比甚至一个一流高手更大。保家卫国是武功高强者最能发挥价
值的地方,但普通的军卒其实已经能够胜任大部分的这些职责了。反而是我们吃
的,穿的,用的,全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日复一日的劳动成果。要让这个好不容
易培育出来的高手去耕地,去养猪,去编织衣裳,哪怕他身手不凡,最多也就能
干三四个人的活吧?可是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不正是为了逃避这种所谓平头百
姓才会做的辛苦劳作,享受人上人的待遇?要利用高手的身手去让他成为更厉害
的农夫,更厉害的屠户,那怎么可能?就算朝廷愿意,高手也肯定不可能愿意的。」

  「如果明天朝廷宣布,所有人都能够学武,所有人都有机会当那人上人,你
觉得还会有人愿意去做那些辛苦的,低下的活吗?当一个高手虽然对个人意义很
大,但对我们的族群来说,起不到让人生活更好的作用,甚至培养出一个高手所
需要的资源,能够养活六七个农夫。穷兵黩武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地里刨出来的
食物就那么多,你是要用来养活平民百姓,还是去养不劳作,不下地,只训练、
习武的精兵?又有多少资源能养这样的兵士?」

  「历朝历代,许多时候有重农抑商的习惯,便是因为若有太多人去当商人,
去试图挣得商业之利,容易影响到农耕。农耕发展不够的话,全天下都要乱套了。
在我看来,大燕也许需要某种程度的重农抑『武』,否则同样会因为太多人追逐
武功所带来的捷径,形成祸根。」

  我无奈地说道:「不,其实重农比抑武还重要,前者治本,后者治标,但是
除了史上那几个以治世著称的时期之外,只听说层层税赋往农民头上家的,哪有
朝廷反过来贴补农夫的?所以说,也许有一天全民练武会是合适的,甚至必要的,
但是那将会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了。当今天下,不适合这样做。」

  在我看来,武者作为与科举官途并列的道路,最危险的其实是它对于生产力
和社会发展的帮助,相对于它所需的投入,实在是有点不够大。读书做官虽然也
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好歹还能巩固社会运转,起到不少关键性的管理作用。而
学武除了能够帮忙维持朝廷的暴力机关之外,除非能开发出功夫种田这种玩意,
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性价比有点不够高。

  宋钊迟疑地问道:「真的有这么严重吗?那么以韩兄所见,到底是什么样的
天下,才能出现这种人人都有机会入燕武院的情景?」

  「如果一亩地能出产百石,千石粮食,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不需要担心养活
自己,养活家庭,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资源和助力,从辛苦劳作的生活中被解放,
那么不只是去学武,去读书,去旅行,去追逐任何让自己的价值能够发挥到最大
的道路,那样才称得上天下大治。那样的大燕,才有可能达成你我所设想的情景。」

  梁清漓与宋钊都不由得神往我描述的那种前景。我则暗自腹诽,这种情况,
在物资比大燕丰富了十倍,百倍的现代地球的发达国家都没有达成,我描绘的这
份武侠版社会主义天堂,根本不可能在目前这个社会阶段发生。

           91百四十六章:陷落的城池

  接下来的数日,宋钊的话多了不少。我那天对于燕武院的长篇大论让他对我
刮目相看的同时也颇为有些不服气,不断地在找我就着同样的话题换着不同的角
度来讨论。若是其他方面的挑战倒也罢了,但是纸上谈兵和套理论我还从没虚过,
游刃有余的应付着宋钊的问题。最后不仅是他每天请教的问题越来越多,连梁清
漓也开始对这社会演化的课题起了兴趣。

  「听夫君所说,大燕出现太多高手,似乎不是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她在
林中牵着我的手问道。

  「这两天你也听我高谈阔论的很多了,你是怎么想的呢?」我反问道。

  在前方领路的宋钊也有意无意地往这里看了一眼,关注着我们的对话。梁清
漓秀眉微挑,凝眸思考了一阵后,缓缓说道:「夫君经常说,要看待一件事该从
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那以奴家所见,朝廷应该不会乐意见到高手层出不穷的世面
的。如夫君所说,那样只会让治理天下困难许多。」

  宋钊赞同地微微点头。梁清漓继续道:「对于平民百姓,以奴家的亲身体验
解答,那想来还是弊大于利的。毕竟,有了强大的武功,行侠仗义者是少数,胡
作非为才是最常见的吧。」

  我点评道:「没错,有了力量的人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去用的。而操守和原则
能够约束的,终究是少数人。」

  梁清漓又道:「商贾、世家都是需要武力保护的人,但武功高强的人越多,
难以对付的坏人也会相应地越多。而聘用高手的价格也肯定比寻常武者高很多,
但又因为坏人也武功高强,不得不如此。长久下来,生意的成本也会更昂贵。」

  宋钊停下脚步,待我们走近了点,说道:「没错。官家之所以要求所有二流
与之上的高手与官府登记,便是因为到了那个层次的武者,尤其是一流武者,已
经能够无视大部分来自普通人的威胁了。若是没有我等的震慑,无论是黑道还是
白道的影响力都会蔓延到所有人生活中,让一切都不得不围绕武林而行。」

  梁清漓翘着手指数了数,哑然道:「那么……好像除了增加动乱的可能,天
下高手遍地的情况,竟然不对任何人有利?」

  宋钊感慨道:「本朝太祖以武起家,民间武风始终未有衰减,相应的,官府
的对于武林、帮派,哪怕是军部的警惕都从来未减轻过。许多人埋怨朝廷容不下
小小的江湖,却不知梁姑娘所说的才是朝廷需要保持谨慎的原因啊。」

  「娘子真是越来越聪明了,确实是这样。」我亲昵地拍了拍梁清漓的手背后,
转而对宋钊说道:「宋兄不介意我说几句耸人听闻的话吧?」

  「请韩兄指教。」

  「过多的武者在太平治世里,弊大于利,这我赞同。或者说,他们在特定的,
需要暴力的场合里,比如对外打仗,守护家园时,才能拥有最重要的正面意义,
而这份意义又能从很大程度上被武功更低但数量足够大的普通兵士弥补。」我摸
了摸下巴说道,「但是还有一种场合是非常渴望拥有这种高手的。那便是当有不
平之事,当个体的痛苦被群体的意志压制,无视的时候。在那种情况下,高手便
是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存在。」

  宋钊皱眉思索,似乎对我的意思不是很确定。梁清漓在我身边耳濡目染了这
么久却是立刻明白了:「夫君是说,侠以武犯禁,当官府不可避免地犯错时,当
有无辜的人无处伸冤时,高手,不,侠客,便成为了一种必要的介入?」

  我赞许地说道:「正是如此!看来你很明白嘛。哪怕官府拥有天然的大义与
这片大地上最多的资源和力量,也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而许多时候,权力的小小
任性或错误,便足以让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家破人亡。总会有人对这种代价有所
不忿的。在我们朴实的老百姓眼里,哪怕是官老爷犯错了,也得还个公道。但在
朝廷来看,哪怕确实有官员犯错了,恐怕也轮不到黔首庶民来审判,否则岂不是
违反了三纲五常?」

  我看着宋钊凝重的神色,玩味地说道:「但是武者内练一口气,偏偏又拥有
出了这口气的能力,这就容易起冲突了。小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到匹夫之
怒,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想想,一个一流高手,如果对汴梁知府的治理十分不
满的话,只要够耐心,找准机会,是不是能有相当的把握可以将他除掉?这样的
高手若是谋划得当,是可以威胁到整个青州的秩序,甚至秩序本身的。这种人是
潜在的动乱引子,会让朝廷除之而后快,但他们的存在本身也会成为一种震慑,
成为悬在高高在上的统治者颈间的一把利剑。」

  宋钊抿唇说道:「这样岂不是会让天下乱套了?朝廷的警惕不对吗?」

  这下连梁清漓都稍稍摇了摇头。宋钊作为燕武院出身的玄蛟卫,立场终究是
在大燕官府,坐在统治者那一方的。而亲身尝试了被权力碾压的梁清漓,反而能
够体会到,个人武力纵然会有威胁到群体秩序的危机,但也有其可取之处。

  我微笑道:「肯定的。事实上,高手就一定会是愿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
人吗?恐怕同样成为施暴者的可能远远大于成为大侠的可能吧?神仙打架,凡人
遭殃,哪怕是两者对立起来了,最终承受苦果的也只会是普通人。不过,一件事
总有其好的与坏的一面,我就不评价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了。道理就在那里,如何
解读是自己的事。无论你我还是什么其他人,都无法定论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最正
确的。」

  「韩兄说的不无道理……」

  宋钊带着纠结的神色再次回到了前方开始侦查,梁清漓则是荡了荡我们牵着
的手道:「夫君这几天说的东西有很多连奴家都无法理解,更遑论宋兄了。夫君
是不是有点太直白了?」

  「这种事情我想委婉,隐晦点解释,难度有点高好吧。还有,宋兄好歹也是
个见多识广的玄蛟卫,你口气有点大哦。」我故意调侃道。

  梁清漓得意地说道:「还不是夫君教导有方?两年前的奴家对天下大势,个
人武力的意义与价值这些听着便头脑发晕的话题,可是连想都无法想象的,如今
也能像模像样地说上几句见解了。」

  越接近濮阳,我们的路程便越曲折。宋钊娴熟地捡着小路和植被茂密的地方
前行,时不时会带我们绕圈子,来回折绕。也多亏他过硬的侦察能力,哪怕偶尔
他会变了颜色,让我们连忙改变方向,却也始终没有碰到任何宁王军的斥候。

  而我也注意到不少这些小道有着较为明显的使用痕迹。这些都是过去这个月
来从濮阳来来去去的难民们踩出来的。濮阳到汴梁之间的平原和林木这么多,宁
王军的人手又有限,不可能尽数覆盖,所以其实有相当多可以利用的漏洞。而青
州军部正是靠这些逃出来的难民提供的信息,摸索出这条道路来。

  第四日傍晚,我们在天际看到了不少的炊烟,并且闻到一股难以形容的,令
人反胃的剧烈臭味。宋钊表示这是上千人排泄,流汗流血,再加上战场尸体开始
腐烂的气味,哪怕尸体会被掩埋,这股强烈的恶臭也估计要等濮阳军民有时间出
城打扫战场,将一切都清理完,再过数个月后才能慢慢消散。这股气味让从未经
历过战火的我和梁清漓印象十分深刻,甚至有些过于深刻了。越城和汴梁作为大
城市,虽然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异味和污秽,但下水道系统相当发达,所以没有
想象中那种走在街道上都会有大量垃圾和粪便的情况。

  不过,这也意味着我们终于来到濮阳的郊野了,此时距离濮阳被攻陷已过了
近半个月,宁王军应该已经顺利接管整座城池了。哪怕有些混乱,也肯定在着手
于建立战乱后的治安。设想中,只要我们能混进城里,就能泯然于人群中。然而
行百里路半九十,接下来才是最为困难的部分。

  「我们很近了,可能才剩下不到二十里路。趁着夜色,看看能不能一鼓作气
地进城。只要能过了护城河不被人发现,那就成了。」

  宋钊带着我们小心翼翼地摸黑前进。今晚的空中悬挂着一角残月,没有一丝
云霾,为我们提供的光线有限,但也有效地掩盖着我们的踪迹。

  我们在沉默中越走越近,小半个时辰后,视野边际出现了极为微弱的昏黄色
光源,而耳中原本只有虫鸣的树叶被风声挠动的沙沙声响也忽然多出了稀薄的人
声。

  「这是城外军帐的值夜人,」宋钊悄声说道,「城内必然已施行宵禁了,我
们找个无人的角落翻过城墙。」

  国力强盛的大燕虽然名义上有宵禁制,但是执行力度并不严。像是濮阳、汴
梁这样的繁华城池,更是有许多店家彻夜营业,哪怕是夜深时也有灯火通明的街
道。但是像这样刚被攻陷的城市,宁王军肯定要严格执行宵禁,防火防盗防反抗。

  我们绕开了远处的火光,远离了人声的来源,终于在宋钊谨慎的探查下,彻
底脱离了树林的遮掩。

  梁清漓握着我的手紧了紧,有些忐忑。我则打开灵觉,眯眼四处观察。嗯,
这里确实没有军卒的存在,宋钊选了条好路。

  在田野里无声地又走了一阵子,四周的景色开始混淆成一片来。直到远处比
夜幕还漆黑,仿佛是凝固在黑暗中的连绵巨影越来越接近,甚至让我下意识地有
些窒息,我才惊觉这便是濮阳外城的城墙,离我们现在应该不到五里地。

  宋钊每过十几步便会左右张望,像绷紧了的弦一样,此时看到不远处的城墙
也终于缓了口气,但始终开启了灵觉的我突然察觉到有些属于生人的气息在稳定
地接近。

  我心中一紧,正准备开口提醒两人时,宋钊止住了脚步匆忙地传音道:「有
人!」

  我和梁清漓对视了一眼,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匆忙地跟在他身后改变方向,
往左侧退去。

  黑暗中由远至近地传来三对脚步声。步伐稳健,落地声扎实,并不是像我们
这样偷偷摸摸的行动方式……糟糕了,肯定是宁王军的军卒。

  我手心捏了把汗,不确定这个时候该怎么做。他们在我们大概四十步外的东
北侧,虽然可视度相当低,但只要他们转头望向这个方向,肯定能看到我们的。

  是战还是装?我耳边再次响起宋钊传音入密的声音:「不要冲动,记住计划,
我来应付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91banzhu.com

推荐阅读:黄雀在后意外丧失记忆的我,好像和年级91的美少女约好要生孩子隐秘的背叛我和熟女老师的故事禁果熟透时——血缘之下全族的命根子反抗催眠复仇冷傲的校花学姐和她的学阀母亲帝欲沉香我的女友来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