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3-12-24
好说,这是在朕的书房,不是你家里。”
程咬金嘿嘿一笑道:“陛下,我觉得校书郎说得有道理,和平是靠男人热血奋战打来的,不是靠女子忍辱负重换来的,臣提议以后我朝不再和亲,要是那些蛮子不乐意,我倒是很乐意给他们点教训。”
房玄龄对李世民、对大唐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但他的性格却有些优柔寡断,身为宰相,他要顾虑的事情也更多,而且自始至终都是文臣的他跟武将之间的想法自然是有些不同的。房玄龄站出来说道:“陛下,程将军、校书郎说得固然没错,但和亲之事不可一概而论,我大唐现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军容正盛,想来没有人敢侵犯我朝边疆,和亲换和平一事,我等自然不用理会。”
第55章 议事 下
接着房玄龄语气一转道:“但和亲一事并非只因为示弱和屈辱,我大唐身为天朝上国,理应给周边的小国传播我中原的文化,教会他们农耕、冶炼,让他们对我大唐产生感恩之心。”
房玄龄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认同的点点头,就连李世民也陷入了思考,陈曦却大声反对道:“魏国公这话,臣不认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蛮子们狼子野心,就像养不熟的狼崽子一样,永远别奢望他们会对我朝感恩戴德。我再给诸位臣公说一个周朝的故事吧,周朝建国几十年后,吐蕃高原上同样兴起了一股游牧民族,他们和吐蕃人一样,擅长高原作战,时常下山掠夺周朝的百姓和财物,而周朝想要出兵惩戒他们,士兵却因为高原反应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当时的朝廷想出和亲,结两国之好,意图教会他们耕种、冶铁,教化他们,让他们富庶,这样他们就不会想着要侵犯周朝的土地了。”
陈曦说到这里,臣公们点着头,这个方法确实可行,换作是他们也同样会这么做,游牧民族的本质就是不事生产、不懂屯粮,一到寒冬,除了来掠夺富庶的中原外,只能饿死。但如果教会他们耕种,改变他们只会掠夺的思维,何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文臣们窃窃私语,武将们却陷入了沉思。陈曦也不管他们,继续说道:“想法是好的,但诸位别忘了,他们不是汉人,掠夺的思想是刻进他们骨子里的,辛辛苦苦种地,哪有抢劫来得快?然而周朝却一厢情愿,于是当时的和亲公主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高原、随行带着牛羊无数,大量的学子、郎中、农夫、铁匠、工匠,各种种子、各类书籍更是不计其数。当时也确实如朝臣们想的那样,周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周天子册命。”
一听两百年的和平,臣公们的议论声更大了,一个女人换回两百年的和平,这还不划算吗?两百年间,如果两国频繁战争,那会死多少人?公主嫁过去受苦,那士兵的命就不是命吗?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但是!”听着臣公们的讨论,陈曦话锋一转,大声的说道:“沉浸在和平中的周朝根本不知道他们其实是在养虎为患,高原上的人学会了种地,粮食不再拮据,大量牧民上马就变成了骑兵,他们从铁匠那学会了冶铁,可以为自己打造更加精良的兵器。诸位,试想一下,把这种情况代入我大唐,当吐蕃有了足够的军粮,有了精良的武器,他们可以下山跟我们的士兵一较高下,而我们进入吐蕃却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到时候我大唐该如何呢?”
陈曦这话一说,书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臣公们个个脸色大变,很显然,后果不用陈曦说,他们就已经想到了。这时李靖站出来问道:“校书郎,你说我们的士兵打不过吐蕃,是因为我们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什么?你可有解决的办法?”
陈曦说道:“高原上空气稀薄,我们人是要呼吸的,当呼吸不到大量的空气就会没有力气,会头晕,这就是高原反应。而高原上的人却习惯了这样稀薄的空气,所以对他们没什么影响,解决办法倒是很简单,把士兵派入高原训练,仅需月余就能适应。反正现在吐蕃不成气候,人口也不多,我们的士兵去了,他们也拿我们没办法。”
臣公们面面相觑,兵部尚书侯君集很有眼力地说道:“陛下,臣不日就会递上奏折,安排三军入高原训练事宜。”
李世民点点头,扫了一眼各个大臣后说道:“诸位爱卿,关于和亲一事,谁还有异议?”
没有一人站出来反对,人精们听李世民这个语气就知道他已经作出决定了,自然不会在自讨没趣。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为了防止后人违背,朕也要立下祖训,我大唐从此以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后人如有违背,是为不孝,必遭天下唾弃。”
至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话李世民没有说,可见他还是有私心的。臣公们也不提,纷纷作揖道:“陛下英明。”
唐朝以礼治国,要是被人说不孝,那可是天大的污点,而皇帝不孝那更是要被写入史书里遗臭万年的,李世民这话一出估计没几个皇帝敢违背他的话的。陈曦倒是觉得仅靠道德来约束后人,完全没什么约束力,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昏君奸臣还会少吗?只要有钱、只要享受到了,谁又会真正在乎道德呢?连杀头的罪都敢犯,何况只是道德?
在这神话世界,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后面的皇帝宣誓,亦或者某个皇帝违背了李世民的祖训,群臣可以罢免这个皇帝,另选明主,但这话陈曦可不敢说,这可不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说这种话可是大逆不道的,再说就算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议会也没有权利罢免皇室。
目前只能说加强教育了,这种事还是从李治开始吧,陈曦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李世民,因为他强势,脾气又大,伴君如伴虎。但李治现在什么都不是,陈曦跟他关系又好,说话时完全没有任何顾忌,年纪也不大,想要让李治接受他的思想,还是很简单的。
和亲一事说完,李世民不出臣公们的意料,提出了发兵突厥的事,武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长孙无忌却91个站出来反对道:“现在国家正息兵休战,等他们侵犯边境,才能讨伐。突厥已被削弱,定然不会犯境。若深入突厥腹地,我还没有看到必胜的把握。我认为暂且按兵不动,保持信义,更为合适。”
房玄龄也说道:“西突厥距离我大唐太过遥远,深入腹地,粮草如何解决?且突厥地广人稀,就算灭了王帐,我们也灭不了所有突厥人,平白造成灭国之仇,剩余的突厥人必会报复,无休止地侵犯我朝边疆,依臣看,西突厥早已不复当年,不成气候,我们大可从长计议。”
之后又有几个文臣站出来反对,一时间李世民也陷入了纠结。陈曦心中吐槽李世民说好听点是善于纳谏,说难听点就是耳根子软。他赶紧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想着为什么不占领草原呢?草原上土地肥沃,除了粮食外,还可以种植很多经济作物,比如棉麻、油料、香料、水果。草原地广人稀,只要有百姓愿意北迁,朝廷完全可以分给他们大量的土地,再给他们提供种子和吃食,我们完全可以在草原上种出无数的东西。而且草原上矿产丰富,臣就知道,骨利干(蒙古)地区黄金储量超过七百万斤,煤矿超过六百万亿斤,黄金不用多说,煤矿对我朝亦相当的重要,如果我们能大量开采,让百姓人人都用的起,那么寒冬时将不会再有人冻死,同时煤也可以用来炼制钢材。”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此话当真?”
陈曦作揖道:“臣不敢欺骗陛下,金矿开采可能有些难度,但煤矿绝大多数都是露天的,稍稍一挖便能开采。臣建议设立突厥道(唐初,天下共分为11道,可以看作是省),到时候陛只需派出一位信得过的节度使去治理,前两年可能还需要中原地区贴补,几年后绝对可以给我朝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有富裕,现在人没有不知道的,黄金煤矿的都是小事,稀土、石油才是重中之重,不过这些对于唐朝来说太遥远了,陈曦也没有励志让大唐进入工业革命的想法,也就没有说这些东西。而是想着只要把地占领了,让北方成为“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且有大量汉人长期居住,等这个世界进入现代社会,北方这些地区自然就是中国的了。
之后自然就不用陈曦再说什么了,就算煤矿给大唐带来的好处,臣公们一时间想象不到,但700万斤的黄金,足以让任何人心动了。而且此时虽为唐初,但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出现,部分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成为流民,影响治安不说,还影响到了府兵的招募,这可是伤及国本的事。如果有大量农民愿意进入突厥地区耕种,起码目前可以把这些问题压制下去。
如此一来,便没有人再提出反对发兵突厥了,接下来自然是要商议具体该如何出征、如何募集粮草、招募府兵、如何进攻、各种人员的任命等等。
这些就不是陈曦可以参与的了,他和李治、程处弼三位少年只是一言不发地听着。陈曦悄悄告诉李治让他多听多看,李治虽然不解,但还是听从了他的话。
第56章 再挨板子
等会议结束后,太极宫中已是灯火通明,众大臣散去,李世民却把陈曦三人留了下来。陈曦顿时有种不好的念头,果然就听到李世民笑眯眯地说道:“你们三个今天表现的不错,有我大唐男儿的血性,但是你们私自带公主出宫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朕一定要你们记住这个教训,看你们还敢不敢,敬德。”
三人顿时苦起了脸,要被打板子却还要向李世民作揖道:“谢阿耶(陛下)恕罪。”
李世民见状哈哈大笑,陈曦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他简直是为老不尊。之后李世民牵着李明达回寝殿了,小萝莉跟在他身后回头看向陈曦,小脸上满是担忧,陈曦对她微微一笑,摇摇头表示不用担心。只是教训不是责罚,李世民这一改口,尉迟敬德应该不会真打吧?
李世民离开后,三人哭丧着脸跟着尉迟敬德出了两仪殿。尉迟敬德跟门口的侍卫说了一声,那侍卫立马跑去准备了,三人老老实实地站在大殿门口的台基上,等着挨板子。程处弼再次对陈曦抱怨道:“陈九,你真是害苦我了。”
陈曦笃定李世民只是想教训他们,不会真的打他们,心中倒也放松不少,他伸手搂住程处弼的肩膀,还很有兴致地开玩笑道:“放心吧,程三,我们是兄弟,以后有我挨板子的时候,一定少不了你。”
“你......!”程处默大大的翻了白眼,指着陈曦说不出话来,陈曦觉得要是这个时候用中指的话,程处弼绝对会对他使出两根中指,但陈曦毫不在意,兄弟嘛,不就是互坑的嘛,要不然他怎么不去坑其他衙内们?
李治见陈曦嬉皮笑脸的,凑了过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陈曦,你想多了,吴国公是出了名的死板,他可不会像上次房公那样,阿耶说打板子,吴国公可丝毫不会手下留情。”
陈曦脸色一变,这时正好看到侍卫们拿着板凳和板子小跑了过来,看着那厚重的板子,陈曦顿时觉得头皮发麻,都还没开始呢,他就觉得背部传来了火辣辣的感觉,上一次只是表面功夫,都让他的屁股痛了一个晚上,这次真要下手,那还不得皮开肉溅啊!
这一下陈曦的表情比李治和程处弼还要难看了,见侍卫摆好板凳,三人不情不愿地趴了上去,陈曦双手紧紧地握住板凳的边角,牙齿死死地咬着衣袖,心中无比的忐忑。
随着“砰”的三声闷响,李治立马发出了凄惨的嚎叫,那脸瞬间就白了。程处弼跟陈曦一样,咬着自己的衣袖只是发出了一声闷哼,他是军人,自然不会像李治一样毫无顾忌地惨叫。
跟上次不同,上次不是真的打,自然要卖惨,然而碰到真打时,可不能像个娘们一样惨叫了,打他的可都是同僚,可不能被他们看不起了。这个时候的衙内,并不是去军队镀金的,相反,身为衙内,更应该要好好表现,身先士卒,努力建功立业,这样才不会给家里丢脸。
陈曦在挨了91下时就冒出了一身冷汗,痛是真的痛,然而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痛,只是觉得屁股火辣辣的,加上他咬着衣服,同样也只是闷哼着,这倒是让尉迟敬德看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欣赏。
陈曦看着惨叫的李治,涨红了脸的程处弼,心想也没那么夸张吧,难不成两人这次也是装的?十板子之后,侍卫扶着三人站了起来,陈曦这才发现李治和程处弼的裤子已经被染红,很明显是被板子打破了皮肤,陈曦摸了摸自己的屁股,除了火辣辣的疼以外,就是感觉有些红肿,并没有摸到有血迹,他又看了看自己的手,确定没有染上血迹后,也陷入了疑惑,看来这次是真的下了重手,侍卫不可能只对他一个人网开一面。
不过很快陈曦就明白了过来,是功德之力,刚刚在提出可以占领突厥时,他就感觉到庞大的功德之力灌输进了他的身体里,那庞大的功德之力连远处的魏征看向他时都感到诧异,同时也让他明白,陈曦说的话是正确的,所以之后也不留余力地针对发兵突厥的事情发表建议。
现在陈曦明白,这一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多的功德之力大幅度的改善了他的身体,也许他还没有脱离人的范畴,但也是绝大多数人类无法比拟的了。几年前陈曦就想过,他一直吃素,如果万一非要取经的话,他这个小身板如何经得起14年时间的跋山涉水、风尘露宿、还经常被妖怪虐待的?现在想想,唐僧这样的圣母,绝对也是被功德之力改造过身体的,要不然取经之路他不可能坚持得下来。(这里以央视西游记的唐僧为主,原著中的唐僧也不是什么好人。)
陈曦虽然没有两人那么严重,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跟李治、程处弼两人互相搀扶在一起,倒不是想隐瞒什么,只是想着如果被人知道这种程度的板子对他不起作用的话,下次如果再挨板子时会不会下更重的手,他又不是虐待狂,这种事情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的话。
等侍卫离开后,尉迟敬德作揖道:“三位,得罪了,还望殿下和两位能记住这次的教训,不要再做出犯忌的事了。”
三人连连点头表示不敢了,尉迟敬德这才点点头,再次对三人作揖告辞后,转身进了两仪殿,他还要守在李世民的寝殿门口,继续当他的门神呢。
尉迟敬德走后,陈曦这才放开了李治和程处弼,关切地问道:“你们两个自己能出宫吗?”
两人点点头,李治问道:“陈曦,你不出宫吗?”
陈曦点点头道:“嗯,今晚我住立政殿吧,刚挨了板子,找阿娘求安慰去。”
李治鄙视地看了陈曦一眼,多大的人了?居然还要找阿娘安慰,他嫌弃地摆摆手道:“去吧,去吧,我跟程三可以自己出宫。”
陈曦耸耸肩,一点也不在意,心中还在嘲笑李治太年轻,不知道熟女的好、不知道曹贼的爽。他对着两人摆摆手,一瘸一拐地离开了,虽然没有受伤,但痛是真的痛啊。
慢慢地走到立政殿,远远的陈曦就看到长孙在院门口,正不安地来回踱步、探头张望着。陈曦心中感慨,长孙是真了解他,知道他挨了板子,一定会来寻求她的安慰,才亲自在门口等着他。不过长孙这消息也太灵通了吧,他才挨完板子,她就知道了?
长孙看到陈曦后,立马向他快步走了过来,亲自搀住他的手臂,一脸心疼,关切地问道:“曦儿,你没事吧?疼吗?”
长孙身上散发着淡淡的牡丹香味,是陈曦送给她的香水味,应该是已经擦了有一段时间了,看样子她一直有在使用。陈曦闻着她身上的香气,脸上露出了一丝陶醉,被这样香喷喷、雍容华贵的美女搀扶着,简直是太爽了。
不过陈曦很快就收敛的表情,他可是来求安慰的,当然是表现得越可怜,越可以引起长孙的爱怜。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卖惨,还是要讲究方法的,于是陈曦挤出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有气无力道:“阿娘,儿没事,你不用担心。”
果然,陈曦这么一说,长孙的眉头蹙得更深了,一脸心疼地说道:“曦儿,你受苦了,赶紧随阿娘回去,阿娘给你上药。”
陈曦点点头,在长孙的搀扶下,艰难的回到了她的寝殿,这次他倒是没装,屁股上的疼痛确实影响了他的步伐,也让长孙愈发的心疼了。
等长孙把陈曦扶到床上趴下,很有眼力的侍女早已准备好药站在一旁了,长孙从侍女手中接过药,倒也没忘说道:“给雉奴送过去了吗?”
侍女一福道:“送过去了,奴婢收到消息后就差人送过去了。”
长孙疼爱陈曦,自然也疼爱自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91banzhu.com
程咬金嘿嘿一笑道:“陛下,我觉得校书郎说得有道理,和平是靠男人热血奋战打来的,不是靠女子忍辱负重换来的,臣提议以后我朝不再和亲,要是那些蛮子不乐意,我倒是很乐意给他们点教训。”
房玄龄对李世民、对大唐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但他的性格却有些优柔寡断,身为宰相,他要顾虑的事情也更多,而且自始至终都是文臣的他跟武将之间的想法自然是有些不同的。房玄龄站出来说道:“陛下,程将军、校书郎说得固然没错,但和亲之事不可一概而论,我大唐现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军容正盛,想来没有人敢侵犯我朝边疆,和亲换和平一事,我等自然不用理会。”
第55章 议事 下
接着房玄龄语气一转道:“但和亲一事并非只因为示弱和屈辱,我大唐身为天朝上国,理应给周边的小国传播我中原的文化,教会他们农耕、冶炼,让他们对我大唐产生感恩之心。”
房玄龄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认同的点点头,就连李世民也陷入了思考,陈曦却大声反对道:“魏国公这话,臣不认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蛮子们狼子野心,就像养不熟的狼崽子一样,永远别奢望他们会对我朝感恩戴德。我再给诸位臣公说一个周朝的故事吧,周朝建国几十年后,吐蕃高原上同样兴起了一股游牧民族,他们和吐蕃人一样,擅长高原作战,时常下山掠夺周朝的百姓和财物,而周朝想要出兵惩戒他们,士兵却因为高原反应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当时的朝廷想出和亲,结两国之好,意图教会他们耕种、冶铁,教化他们,让他们富庶,这样他们就不会想着要侵犯周朝的土地了。”
陈曦说到这里,臣公们点着头,这个方法确实可行,换作是他们也同样会这么做,游牧民族的本质就是不事生产、不懂屯粮,一到寒冬,除了来掠夺富庶的中原外,只能饿死。但如果教会他们耕种,改变他们只会掠夺的思维,何尝不是一种好的方法。
文臣们窃窃私语,武将们却陷入了沉思。陈曦也不管他们,继续说道:“想法是好的,但诸位别忘了,他们不是汉人,掠夺的思想是刻进他们骨子里的,辛辛苦苦种地,哪有抢劫来得快?然而周朝却一厢情愿,于是当时的和亲公主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高原、随行带着牛羊无数,大量的学子、郎中、农夫、铁匠、工匠,各种种子、各类书籍更是不计其数。当时也确实如朝臣们想的那样,周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周天子册命。”
一听两百年的和平,臣公们的议论声更大了,一个女人换回两百年的和平,这还不划算吗?两百年间,如果两国频繁战争,那会死多少人?公主嫁过去受苦,那士兵的命就不是命吗?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但是!”听着臣公们的讨论,陈曦话锋一转,大声的说道:“沉浸在和平中的周朝根本不知道他们其实是在养虎为患,高原上的人学会了种地,粮食不再拮据,大量牧民上马就变成了骑兵,他们从铁匠那学会了冶铁,可以为自己打造更加精良的兵器。诸位,试想一下,把这种情况代入我大唐,当吐蕃有了足够的军粮,有了精良的武器,他们可以下山跟我们的士兵一较高下,而我们进入吐蕃却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到时候我大唐该如何呢?”
陈曦这话一说,书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臣公们个个脸色大变,很显然,后果不用陈曦说,他们就已经想到了。这时李靖站出来问道:“校书郎,你说我们的士兵打不过吐蕃,是因为我们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什么?你可有解决的办法?”
陈曦说道:“高原上空气稀薄,我们人是要呼吸的,当呼吸不到大量的空气就会没有力气,会头晕,这就是高原反应。而高原上的人却习惯了这样稀薄的空气,所以对他们没什么影响,解决办法倒是很简单,把士兵派入高原训练,仅需月余就能适应。反正现在吐蕃不成气候,人口也不多,我们的士兵去了,他们也拿我们没办法。”
臣公们面面相觑,兵部尚书侯君集很有眼力地说道:“陛下,臣不日就会递上奏折,安排三军入高原训练事宜。”
李世民点点头,扫了一眼各个大臣后说道:“诸位爱卿,关于和亲一事,谁还有异议?”
没有一人站出来反对,人精们听李世民这个语气就知道他已经作出决定了,自然不会在自讨没趣。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为了防止后人违背,朕也要立下祖训,我大唐从此以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后人如有违背,是为不孝,必遭天下唾弃。”
至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话李世民没有说,可见他还是有私心的。臣公们也不提,纷纷作揖道:“陛下英明。”
唐朝以礼治国,要是被人说不孝,那可是天大的污点,而皇帝不孝那更是要被写入史书里遗臭万年的,李世民这话一出估计没几个皇帝敢违背他的话的。陈曦倒是觉得仅靠道德来约束后人,完全没什么约束力,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昏君奸臣还会少吗?只要有钱、只要享受到了,谁又会真正在乎道德呢?连杀头的罪都敢犯,何况只是道德?
在这神话世界,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后面的皇帝宣誓,亦或者某个皇帝违背了李世民的祖训,群臣可以罢免这个皇帝,另选明主,但这话陈曦可不敢说,这可不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说这种话可是大逆不道的,再说就算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议会也没有权利罢免皇室。
目前只能说加强教育了,这种事还是从李治开始吧,陈曦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李世民,因为他强势,脾气又大,伴君如伴虎。但李治现在什么都不是,陈曦跟他关系又好,说话时完全没有任何顾忌,年纪也不大,想要让李治接受他的思想,还是很简单的。
和亲一事说完,李世民不出臣公们的意料,提出了发兵突厥的事,武将们一个个摩拳擦掌,长孙无忌却91个站出来反对道:“现在国家正息兵休战,等他们侵犯边境,才能讨伐。突厥已被削弱,定然不会犯境。若深入突厥腹地,我还没有看到必胜的把握。我认为暂且按兵不动,保持信义,更为合适。”
房玄龄也说道:“西突厥距离我大唐太过遥远,深入腹地,粮草如何解决?且突厥地广人稀,就算灭了王帐,我们也灭不了所有突厥人,平白造成灭国之仇,剩余的突厥人必会报复,无休止地侵犯我朝边疆,依臣看,西突厥早已不复当年,不成气候,我们大可从长计议。”
之后又有几个文臣站出来反对,一时间李世民也陷入了纠结。陈曦心中吐槽李世民说好听点是善于纳谏,说难听点就是耳根子软。他赶紧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想着为什么不占领草原呢?草原上土地肥沃,除了粮食外,还可以种植很多经济作物,比如棉麻、油料、香料、水果。草原地广人稀,只要有百姓愿意北迁,朝廷完全可以分给他们大量的土地,再给他们提供种子和吃食,我们完全可以在草原上种出无数的东西。而且草原上矿产丰富,臣就知道,骨利干(蒙古)地区黄金储量超过七百万斤,煤矿超过六百万亿斤,黄金不用多说,煤矿对我朝亦相当的重要,如果我们能大量开采,让百姓人人都用的起,那么寒冬时将不会再有人冻死,同时煤也可以用来炼制钢材。”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此话当真?”
陈曦作揖道:“臣不敢欺骗陛下,金矿开采可能有些难度,但煤矿绝大多数都是露天的,稍稍一挖便能开采。臣建议设立突厥道(唐初,天下共分为11道,可以看作是省),到时候陛只需派出一位信得过的节度使去治理,前两年可能还需要中原地区贴补,几年后绝对可以给我朝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有富裕,现在人没有不知道的,黄金煤矿的都是小事,稀土、石油才是重中之重,不过这些对于唐朝来说太遥远了,陈曦也没有励志让大唐进入工业革命的想法,也就没有说这些东西。而是想着只要把地占领了,让北方成为“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且有大量汉人长期居住,等这个世界进入现代社会,北方这些地区自然就是中国的了。
之后自然就不用陈曦再说什么了,就算煤矿给大唐带来的好处,臣公们一时间想象不到,但700万斤的黄金,足以让任何人心动了。而且此时虽为唐初,但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出现,部分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成为流民,影响治安不说,还影响到了府兵的招募,这可是伤及国本的事。如果有大量农民愿意进入突厥地区耕种,起码目前可以把这些问题压制下去。
如此一来,便没有人再提出反对发兵突厥了,接下来自然是要商议具体该如何出征、如何募集粮草、招募府兵、如何进攻、各种人员的任命等等。
这些就不是陈曦可以参与的了,他和李治、程处弼三位少年只是一言不发地听着。陈曦悄悄告诉李治让他多听多看,李治虽然不解,但还是听从了他的话。
第56章 再挨板子
等会议结束后,太极宫中已是灯火通明,众大臣散去,李世民却把陈曦三人留了下来。陈曦顿时有种不好的念头,果然就听到李世民笑眯眯地说道:“你们三个今天表现的不错,有我大唐男儿的血性,但是你们私自带公主出宫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朕一定要你们记住这个教训,看你们还敢不敢,敬德。”
三人顿时苦起了脸,要被打板子却还要向李世民作揖道:“谢阿耶(陛下)恕罪。”
李世民见状哈哈大笑,陈曦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他简直是为老不尊。之后李世民牵着李明达回寝殿了,小萝莉跟在他身后回头看向陈曦,小脸上满是担忧,陈曦对她微微一笑,摇摇头表示不用担心。只是教训不是责罚,李世民这一改口,尉迟敬德应该不会真打吧?
李世民离开后,三人哭丧着脸跟着尉迟敬德出了两仪殿。尉迟敬德跟门口的侍卫说了一声,那侍卫立马跑去准备了,三人老老实实地站在大殿门口的台基上,等着挨板子。程处弼再次对陈曦抱怨道:“陈九,你真是害苦我了。”
陈曦笃定李世民只是想教训他们,不会真的打他们,心中倒也放松不少,他伸手搂住程处弼的肩膀,还很有兴致地开玩笑道:“放心吧,程三,我们是兄弟,以后有我挨板子的时候,一定少不了你。”
“你......!”程处默大大的翻了白眼,指着陈曦说不出话来,陈曦觉得要是这个时候用中指的话,程处弼绝对会对他使出两根中指,但陈曦毫不在意,兄弟嘛,不就是互坑的嘛,要不然他怎么不去坑其他衙内们?
李治见陈曦嬉皮笑脸的,凑了过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陈曦,你想多了,吴国公是出了名的死板,他可不会像上次房公那样,阿耶说打板子,吴国公可丝毫不会手下留情。”
陈曦脸色一变,这时正好看到侍卫们拿着板凳和板子小跑了过来,看着那厚重的板子,陈曦顿时觉得头皮发麻,都还没开始呢,他就觉得背部传来了火辣辣的感觉,上一次只是表面功夫,都让他的屁股痛了一个晚上,这次真要下手,那还不得皮开肉溅啊!
这一下陈曦的表情比李治和程处弼还要难看了,见侍卫摆好板凳,三人不情不愿地趴了上去,陈曦双手紧紧地握住板凳的边角,牙齿死死地咬着衣袖,心中无比的忐忑。
随着“砰”的三声闷响,李治立马发出了凄惨的嚎叫,那脸瞬间就白了。程处弼跟陈曦一样,咬着自己的衣袖只是发出了一声闷哼,他是军人,自然不会像李治一样毫无顾忌地惨叫。
跟上次不同,上次不是真的打,自然要卖惨,然而碰到真打时,可不能像个娘们一样惨叫了,打他的可都是同僚,可不能被他们看不起了。这个时候的衙内,并不是去军队镀金的,相反,身为衙内,更应该要好好表现,身先士卒,努力建功立业,这样才不会给家里丢脸。
陈曦在挨了91下时就冒出了一身冷汗,痛是真的痛,然而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痛,只是觉得屁股火辣辣的,加上他咬着衣服,同样也只是闷哼着,这倒是让尉迟敬德看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欣赏。
陈曦看着惨叫的李治,涨红了脸的程处弼,心想也没那么夸张吧,难不成两人这次也是装的?十板子之后,侍卫扶着三人站了起来,陈曦这才发现李治和程处弼的裤子已经被染红,很明显是被板子打破了皮肤,陈曦摸了摸自己的屁股,除了火辣辣的疼以外,就是感觉有些红肿,并没有摸到有血迹,他又看了看自己的手,确定没有染上血迹后,也陷入了疑惑,看来这次是真的下了重手,侍卫不可能只对他一个人网开一面。
不过很快陈曦就明白了过来,是功德之力,刚刚在提出可以占领突厥时,他就感觉到庞大的功德之力灌输进了他的身体里,那庞大的功德之力连远处的魏征看向他时都感到诧异,同时也让他明白,陈曦说的话是正确的,所以之后也不留余力地针对发兵突厥的事情发表建议。
现在陈曦明白,这一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多的功德之力大幅度的改善了他的身体,也许他还没有脱离人的范畴,但也是绝大多数人类无法比拟的了。几年前陈曦就想过,他一直吃素,如果万一非要取经的话,他这个小身板如何经得起14年时间的跋山涉水、风尘露宿、还经常被妖怪虐待的?现在想想,唐僧这样的圣母,绝对也是被功德之力改造过身体的,要不然取经之路他不可能坚持得下来。(这里以央视西游记的唐僧为主,原著中的唐僧也不是什么好人。)
陈曦虽然没有两人那么严重,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跟李治、程处弼两人互相搀扶在一起,倒不是想隐瞒什么,只是想着如果被人知道这种程度的板子对他不起作用的话,下次如果再挨板子时会不会下更重的手,他又不是虐待狂,这种事情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的话。
等侍卫离开后,尉迟敬德作揖道:“三位,得罪了,还望殿下和两位能记住这次的教训,不要再做出犯忌的事了。”
三人连连点头表示不敢了,尉迟敬德这才点点头,再次对三人作揖告辞后,转身进了两仪殿,他还要守在李世民的寝殿门口,继续当他的门神呢。
尉迟敬德走后,陈曦这才放开了李治和程处弼,关切地问道:“你们两个自己能出宫吗?”
两人点点头,李治问道:“陈曦,你不出宫吗?”
陈曦点点头道:“嗯,今晚我住立政殿吧,刚挨了板子,找阿娘求安慰去。”
李治鄙视地看了陈曦一眼,多大的人了?居然还要找阿娘安慰,他嫌弃地摆摆手道:“去吧,去吧,我跟程三可以自己出宫。”
陈曦耸耸肩,一点也不在意,心中还在嘲笑李治太年轻,不知道熟女的好、不知道曹贼的爽。他对着两人摆摆手,一瘸一拐地离开了,虽然没有受伤,但痛是真的痛啊。
慢慢地走到立政殿,远远的陈曦就看到长孙在院门口,正不安地来回踱步、探头张望着。陈曦心中感慨,长孙是真了解他,知道他挨了板子,一定会来寻求她的安慰,才亲自在门口等着他。不过长孙这消息也太灵通了吧,他才挨完板子,她就知道了?
长孙看到陈曦后,立马向他快步走了过来,亲自搀住他的手臂,一脸心疼,关切地问道:“曦儿,你没事吧?疼吗?”
长孙身上散发着淡淡的牡丹香味,是陈曦送给她的香水味,应该是已经擦了有一段时间了,看样子她一直有在使用。陈曦闻着她身上的香气,脸上露出了一丝陶醉,被这样香喷喷、雍容华贵的美女搀扶着,简直是太爽了。
不过陈曦很快就收敛的表情,他可是来求安慰的,当然是表现得越可怜,越可以引起长孙的爱怜。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卖惨,还是要讲究方法的,于是陈曦挤出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有气无力道:“阿娘,儿没事,你不用担心。”
果然,陈曦这么一说,长孙的眉头蹙得更深了,一脸心疼地说道:“曦儿,你受苦了,赶紧随阿娘回去,阿娘给你上药。”
陈曦点点头,在长孙的搀扶下,艰难的回到了她的寝殿,这次他倒是没装,屁股上的疼痛确实影响了他的步伐,也让长孙愈发的心疼了。
等长孙把陈曦扶到床上趴下,很有眼力的侍女早已准备好药站在一旁了,长孙从侍女手中接过药,倒也没忘说道:“给雉奴送过去了吗?”
侍女一福道:“送过去了,奴婢收到消息后就差人送过去了。”
长孙疼爱陈曦,自然也疼爱自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