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4-10-26
没差就是了。”李也不想过多解释。
“究竟怎么回事?”
“你别管,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倒不是对薛云容不放心,只是不好解释,而且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薛云容也不在意,轻笑道:“那...我的身家性命,可就再次交给你了。”
“姐姐放心就是。”李也一笑,将薛云容拥入怀中。
春宵苦短,年少贪欢...
接下来的两三日,李也过得很是滋润,上午处理兴庆宫大小事宜,下午去内官监处理些公文,傍晚去钱大雨处蹭些茶喝,晚上则溜进皇后寝殿颠鸾倒凤。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再去冷宫看看,却又担心横生枝节,最终作罢。
本来他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到娘亲回来,没想到娘亲没有回来,却有一则消息传入宫中。
上清剑宗宗主姜紫微,天人化生,将临七境,邀天下同道观礼。
第三十一章 贫寒
登临七境,由凡而仙,没有人想缺席,大周朝廷自然也不例外,姬玄虽不能轻动,派出一个使团也是应有之意。
李也毫不意外的被收编进使团,对于上清剑宗的熟悉,他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一声,在座各位都是乐色。
姬玄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虽然李也的身份当不了正副使,但做个三号领导还是绰绰有余的。
正使为怡君公主姬宁,作为唯一尚未出嫁的成年公主,代表大周皇室,出使上清剑宗,至于为什么不选个皇子,只能说姬玄自有他的考虑了。
怡君公主姬宁,性情娴静,端庄貌美,李也在宫中也见过几次,不算太熟就是了,李也主要攻略目标是薛云容,而大多数皇子公主都不太愿意和薛云容打照面。毕竟,要对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叫“母妃”或是“母后”,多少有些尴尬。
副使为宣平侯王越,青年翘楚,姬玄心腹,代表大周朝廷,出使上清剑宗。说起这王越,连深居皇宫的李也都有所耳闻,十八岁以前默默无闻,不过是宣平侯府区区庶子,如今三年过去,却已承袭爵位,贵为宣平侯。据传,在太子谋逆那一晚,王越以五境之力,生生斩杀六境的定远侯周驰,不过由于太过荒谬,是以相信的人并不多。
李也的职位是使团总管,负责一切后勤事宜,使团的太监宫女,都归他节制,王越负责统领禁卫,保护使团安全。公主姬宁作为正使,名义上掌管一切,更多的是作为面子,实际上反倒不太管事。
这次去上清剑宗不像之前,高来高去,浩浩荡荡的使团一路行去,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
时节已然入冬,李也虽然不冷,也象征性的披着一件袍子,骑在马上看着飘飘洒洒的雪花,路上无聊,也只能如此打发时间了。
天寒地冻,一路上除了南来北往的商人,几乎见不到几个行人,只偶尔有樵夫农人经过。李也挺爱寻他们聊天,毕竟闲着也是闲着,正好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的贫苦之人。
路上又见一个衣衫单薄的老头,李也策马过去,翻身下马,搭讪道:“老丈,这么冷的天,还进山砍柴呢?”
那老头见李也笑容温和,虽心中有些惴惴,却也没有太过惊慌:“天冷些,柴禾也好卖些哩。”
“您多大年纪了?”
“五十多了,贵人有什么事吗?”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下,老头显然不想和李也多聊。
李也挠挠头,歉意一笑,扯下自己的袍子,披在老头身上。
那老头却怕了,偷摸瞧了眼后边看向两人的使团,连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哩...”
李也这方面确实没经验,见那个老头一个劲的推辞,只得收回袍子,递给侍立在一旁的小太监道:“既然如此,我将老丈这捆柴禾买了,老丈陪我聊聊天,如何?”
“贵人想问什么?问就是了。”
李也掏出一张银票,将柴禾买下,又让小太监将柴禾点燃,他便拉着老头围在火堆前闲聊起来。
老头本姓刘,家中排行老二,生了三儿两女,只活下来一儿一女,如今秋粮已收,按理说正是一年中最富足的时候,只是米粮虽够度日,但日常所需的盐铁都需要铜钱,近年又涨价了,拿米粮去换不划算,只得寻点活计,儿子去城里寻些苦力,他自己则是进山砍些柴禾到城里卖。
两人正闲聊着,宣平侯王越不知何时也过来了,他笑容热情:“李总管,不介意我也来烤个火吧?”
李也自不可能拒绝:“王大人请坐。”
那刘老头听到两人之间的称呼,一时又有些惴惴,双手局促,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越看着刘老头拿着银票惴惴的样子,笑道:“李总管虽是好心,不过银票这东西,他们用不上的,反倒可能引来他人觊觎。”
说罢,拿出几两银子,丢给刘老头:“老丈,小心些用,别被人发现了。”
刘老头连忙跪下:“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王越笑容和蔼:“无妨,起来吧。”
李也见此,不由对王越生出几分好感:“倒是让王大人见笑了。”
“哪里的话,李总管体恤百姓,在下佩服还来不及呢。”
花花轿子众人抬,李也自不会不懂礼数:“岂敢,王大人见多识广,又爱民如子,在下才是佩服得紧。”
两人寒暄一番,刘老头识趣的退下。李也看着他单薄的衣衫,感叹一句:“不想生民竟如此多艰。”
王越笑笑:“已经算是不错了,若遇灾年,那才是艰难度日。”
李也不禁想起了娘亲所说的“苛政猛于虎”,瞧了王越一眼,随意的问道:“我朝的赋税很重吗?”
“十取其一,即使算上口赋也不算重。”
“那何以至此?”李也感觉有些奇怪。
“百姓生活,难道不是本就如此?”王越也有些奇怪。
李也默然,他本能的感觉有些不对,想了想,他问道:“盐铁很贵吗?”
王越有些茫然:“贵?也说不上贵吧,我倒是没注意。盐铁由大周朝廷专营,应该不会太贵吧?”
也是,王越再落魄也是侯府庶子,对于这些自然没什么感觉,但李也却感觉这就是那老头不顾天寒地冻进山砍柴的原因,但一时间又说不清楚,只好默默记下,等有机会询问娘亲。
“不说这些了,听闻李总管在上清剑宗有些关系?”王越拨弄着火堆,进入正题。
李也心中恍然,是说怎么使团出发几天,两人不过打个招呼而已,今日怎么凑上来了,原来是不知从哪里听了些小道消息,过来打探情况。
李也笑着道:“都是些以讹传讹罢了,去过一次,要说有什么关系,怕是也说不上。”
王越点点头,笑道:“去过一次便好,不知此去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还请李总管不吝赐教。”
“王大人多虑了,只要你不当着上清剑宗的面辱骂道尊,哪里来那么多忌讳。”
“哈哈哈哈,李总管真是风趣。”王越摇头轻笑,又问道:“李总管可曾见过姜宗主?”
李也点点头:“算是有一面之缘。”
王越目光闪过一丝异色:“哦——那李总管对于此次姜宗主破境一事,有什么看法吗?”
李也心中一惊,面上不动声色的笑道:“我能有什么看法?上清剑宗历来皆有七境之上,破七境,想来也很正常吧?”
姜紫微十多年前就是上清剑宗宗主,意味着她十多年前就已是六境,虽因不曾出手,不入地榜排名,但在世人看来,她如今破境应该也是水到渠成才对。
所以说,在这个时间点破境,是姬玄察觉到什么异常吗?李也暗自警醒。
“听闻上清剑宗皆以太上忘情境登临七境,从来都是悄无声息,此次邀天下观礼,李总管不觉得有些不寻常吗?”王越似乎只是随意闲聊。
李也笑着打个哈哈:“我不过修炼着玩儿,一二境的水平,哪懂这些,王大人这是问道于盲了。”
李也表面随意,心中却很是紧张,无论这王越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个问题问到自己,可以说恰恰问对了人。
姜紫微为何突破七境,可以说跟李也脱不了干系,她于六境绝颠迁延十多年,若不是李也到来,沈露华自不会去想所谓忘情之事,因此姜紫微定然要等到寿元将近才会考虑破境之事。
至于为何邀请天下同道观礼,李也已经通过传讯符联系过娘亲,自然是为了联络儒道三大书院与玉虚宫,隐秘商谈道统一事。
此事可以说除了姜紫微与沈露华之外,李也目前也许算是唯一知情人,所谓做贼心虚,李也立刻感觉王越此人有些不对。
所幸那王越似乎也只是随口问问,见李也不知,也就洒然一笑:“也是,即便有些内情,也不是你我所能知晓的,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李也稍微松一口气,赞同的点点头:“王大人说的是,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咱们还是先赶上使团吧,一会儿别走散了。”
王越笑着看了李也一眼,翻身上马道:“李总管不必担心,有我在,走不散。”
不知道是不是做贼心虚,李也总感觉宣平侯王越最后看他这一眼饱含深意,心中也有些不爽,好不容易应付了姬玄和刘敬忠,这又来一个王越,这想安安静静混个日子怎么就那么难呢?
两人骏马疾驰,赶上使团,看着王越笑着告辞,李也一时间琢磨不透,也懒得再管,反正到了上清剑宗,那里算是自己的主场,你王越再有问题,爱谁谁。
路上又遇到些樵夫农人,李也一个都不放过,全都拉过来聊几句,然后给点散碎银子,倒也并不觉得无聊。
由于下雪的原因,使团速度有些慢,天色渐晚之时仍旧没有到达城池,幸好寻了个驿馆,一群人才不至于落得野外扎营。
李也沐浴一番,收拾干净后,敲响了怡君公主的房门,准备进行每日的例行汇报。
小宫女开门将李也引进去,走过屏风,李也看到这位怡君公主又在看书,心中赞叹一句,正要见礼,姬宁已经放下书,温声道:“李总管来了。”
姬宁十七八岁的年纪,性情却很是沉稳,半点没有话本中刁蛮公主的样子,满满的都是书卷气,再加上长得漂亮,很难让人产生恶感。
李也不知为何,看到她老是会想起初中时班长的样子。
要是再戴一副眼镜,那就更像了...
第三十二章 姬宁
“奴才李也,见过公主。”当奴才就是这点不好,即使权势再大,遇到这皇家之人,即使再没存在感,那也是主子,只能自称奴才。
姬宁温柔一笑:“都说了出门在外,李总管不必多礼。”
“奴才遵旨。”李也懒得客套。
“李总管有什么事吗?”姬宁当然也是知道李也的,毕竟李也作为皇后的人,又新掌内官监,算是宫里的红人,虽一直没什么交集,但也对李也十分客气。
“这两日雪下得有些大,速度比较慢,若是继续这么下去,行程上怕是会有些耽搁。”
姬宁沉吟片刻,又抬头问道:“赶得上观礼吗?”
“距观礼之期尚有十五日,以今日的速度,若无意外,刚好赶得上。”
她眉头稍稍蹙起:“有些太紧了,万一出点意外就不好办了。”
“奴才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奴才想,是不是将使团分为两队,一队人轻装简骑,先行出发,另一队人再带着辎重礼物出发,无论如何,至少不会失礼。”
李也主要是嫌弃路上花的时间有些多,再过十日,便是十一月十五,又到了娘亲阴气焚体的日子,他不想在这路上干耗时间了。
姬宁闻言点点头:“此法倒也不错,你与宣平侯商议过没有?”
“还没有,若是殿下同意,晚些奴才便去与王大人协商。”
王越不像李也表面上是太监,平日里需要避嫌,断然不可能晚上见公主的。
两人商议完细节,李也正准备告退,忽然听到姬宁问道:“今日天寒,我却见路上百姓衣衫多有单薄,却不知是何原因,不知李总管可有头绪?”
不知是看李也和她年龄相当,还是看到李也和路上百姓闲聊,姬宁向他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这...大约是没钱添置衣物吧?”
姬宁目光明亮,看着李也:“近几年风调雨顺,既无天灾,又无人祸,父皇又推行仁政,赋税不过十取其一,怎会连添置衣物的钱都没有?”
李也对此也有些好奇,加上路上也无聊,挺需要个解闷的事儿,于是便将路上的闲聊得来的消息一一与她说了。
“其实我也不懂,可能是货物比较贵...”
姬宁蹙着眉头听完,沉思片刻,方才幽幽道:“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原来如此...”
李也一愣,您怎么就原来如此了,连忙道:“公主这是什么意思,您懂了?”
姬宁叹一口气,轻轻摇头:“没什么,李总管先休息吧...”
什么就没什么,欺负我没文化是吧?
李也急了:“公主,您别过河拆桥啊,那些百姓为什么没钱添衣物啊?”
姬宁一愣,李也此时的行为说难听点是不知尊卑,不过看着眼前的少年眼里那满满的求知欲,她随即一笑:“李总管想知道?”
李也意识到自己的话不是很妥当,干咳两声,赶紧找补:“奴才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对此有些好奇。”
“李总管也是贫苦出身?”
李也笑道:“瞧您说的,不是出身贫苦,谁愿意入宫当太监呀。”
姬宁莞尔一笑:“你真想知道?”
李也认真点头。
姬宁犹豫片刻,看了看周围服侍的宫女,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吧。”
“是。”
由于李也表面的太监身份,众宫女也没想其他,躬身退下。
待她们都退下后,姬宁看向李也:“李总管坐吧。”
李也感觉这怡君公主接触下来挺有意思,不像宫里其他人拿腔拿调的,也不推辞:“那奴才就遵命了。”
李也坐下后,姬宁稍稍沉思片刻,方才问道:“李总管可知,国库开销最重的地方是什么?”
李也最近新掌内官监,对此事颇有发言权,御马监的禁卫和司礼监的东厂,花钱跟流水一样,想来国库应该也差不多。
“军队?”
姬宁点点头:“自妖魔司裁撤之后,大周各州府皆有驻军,军费逐年上升,你有没有想过,钱从哪里来?”
“赋税?可是,赋税并不严重啊...”
姬宁摇摇头,美目闪过一丝复杂的目光:“百姓对于赋税最是敏感,赋税上涨,难免引发民怨,是以赋税只占国库收入一小部分。”
李也脑子里忽然闪过白日里王越无心的一句话。
“盐铁专营?”
姬宁赞许的看了李也一眼:“不错,盐铁专营,按你今天所说,大多百姓皆困于银钱不足,或以度日米粮换之,或渔樵工椟求之,皆是为了买盐买铁而已,盐乃每日生活所需,铁乃耕种做饭所需,这盐铁价格高昂,百姓日子便自然艰难了。”
“如此,百姓就不一样会有民怨吗?”李也挠挠头。
“非也,盐一日所需不过丁点,百姓对其价格并不敏感,锄头菜刀更是能用多年,即使涨价,百姓也觉得仅是这一遭。更何况售卖盐铁的并非朝廷,而是拿到朝廷授权的商贾,中间转一次手,这民怨自然也就怨不到朝廷来了。”
原来如此,难怪李也聊了好些百姓,都是日渐穷苦,自己却说不出原因,只是...
身为公主,朝廷的代表,说这些,有点不对吧。
李也目光闪烁,看着眼前这位公主:“公主为何...愿意与我说这些?”
姬宁淡淡一笑:“不是你自己想知道吗?”
李也一时竟然有些无言,顿了顿:“盐铁何时开始专营的?”
姬宁思索片刻:“十六年前,如今的右相,当时的户部侍郎林国栋,上书此事,此后通行天下。”
“公主博文强知,奴才佩服。”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李也沉默装傻,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姬玄这事儿干得吧,确实有点畜生,但他毕竟是姬宁的亲爹。
姬宁睫毛轻眨,美眸认真的看着李也:“李总管不用装傻,我想知道,你作为贫苦出身之人,对于盐铁专营一事,是怎么看的。放心,今天的话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李也看着一脸认真的姬宁,不知为何,竟忽然有几分心动,转头移开眼神,他反问道:“那不知公主是如何看待此事呢?”
姬宁微微一怔,方清声道:“虽然此话由我来说似乎不太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91banzhu.com
“究竟怎么回事?”
“你别管,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倒不是对薛云容不放心,只是不好解释,而且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薛云容也不在意,轻笑道:“那...我的身家性命,可就再次交给你了。”
“姐姐放心就是。”李也一笑,将薛云容拥入怀中。
春宵苦短,年少贪欢...
接下来的两三日,李也过得很是滋润,上午处理兴庆宫大小事宜,下午去内官监处理些公文,傍晚去钱大雨处蹭些茶喝,晚上则溜进皇后寝殿颠鸾倒凤。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再去冷宫看看,却又担心横生枝节,最终作罢。
本来他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到娘亲回来,没想到娘亲没有回来,却有一则消息传入宫中。
上清剑宗宗主姜紫微,天人化生,将临七境,邀天下同道观礼。
第三十一章 贫寒
登临七境,由凡而仙,没有人想缺席,大周朝廷自然也不例外,姬玄虽不能轻动,派出一个使团也是应有之意。
李也毫不意外的被收编进使团,对于上清剑宗的熟悉,他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一声,在座各位都是乐色。
姬玄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虽然李也的身份当不了正副使,但做个三号领导还是绰绰有余的。
正使为怡君公主姬宁,作为唯一尚未出嫁的成年公主,代表大周皇室,出使上清剑宗,至于为什么不选个皇子,只能说姬玄自有他的考虑了。
怡君公主姬宁,性情娴静,端庄貌美,李也在宫中也见过几次,不算太熟就是了,李也主要攻略目标是薛云容,而大多数皇子公主都不太愿意和薛云容打照面。毕竟,要对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叫“母妃”或是“母后”,多少有些尴尬。
副使为宣平侯王越,青年翘楚,姬玄心腹,代表大周朝廷,出使上清剑宗。说起这王越,连深居皇宫的李也都有所耳闻,十八岁以前默默无闻,不过是宣平侯府区区庶子,如今三年过去,却已承袭爵位,贵为宣平侯。据传,在太子谋逆那一晚,王越以五境之力,生生斩杀六境的定远侯周驰,不过由于太过荒谬,是以相信的人并不多。
李也的职位是使团总管,负责一切后勤事宜,使团的太监宫女,都归他节制,王越负责统领禁卫,保护使团安全。公主姬宁作为正使,名义上掌管一切,更多的是作为面子,实际上反倒不太管事。
这次去上清剑宗不像之前,高来高去,浩浩荡荡的使团一路行去,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
时节已然入冬,李也虽然不冷,也象征性的披着一件袍子,骑在马上看着飘飘洒洒的雪花,路上无聊,也只能如此打发时间了。
天寒地冻,一路上除了南来北往的商人,几乎见不到几个行人,只偶尔有樵夫农人经过。李也挺爱寻他们聊天,毕竟闲着也是闲着,正好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的贫苦之人。
路上又见一个衣衫单薄的老头,李也策马过去,翻身下马,搭讪道:“老丈,这么冷的天,还进山砍柴呢?”
那老头见李也笑容温和,虽心中有些惴惴,却也没有太过惊慌:“天冷些,柴禾也好卖些哩。”
“您多大年纪了?”
“五十多了,贵人有什么事吗?”在这种寒冷的天气下,老头显然不想和李也多聊。
李也挠挠头,歉意一笑,扯下自己的袍子,披在老头身上。
那老头却怕了,偷摸瞧了眼后边看向两人的使团,连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哩...”
李也这方面确实没经验,见那个老头一个劲的推辞,只得收回袍子,递给侍立在一旁的小太监道:“既然如此,我将老丈这捆柴禾买了,老丈陪我聊聊天,如何?”
“贵人想问什么?问就是了。”
李也掏出一张银票,将柴禾买下,又让小太监将柴禾点燃,他便拉着老头围在火堆前闲聊起来。
老头本姓刘,家中排行老二,生了三儿两女,只活下来一儿一女,如今秋粮已收,按理说正是一年中最富足的时候,只是米粮虽够度日,但日常所需的盐铁都需要铜钱,近年又涨价了,拿米粮去换不划算,只得寻点活计,儿子去城里寻些苦力,他自己则是进山砍些柴禾到城里卖。
两人正闲聊着,宣平侯王越不知何时也过来了,他笑容热情:“李总管,不介意我也来烤个火吧?”
李也自不可能拒绝:“王大人请坐。”
那刘老头听到两人之间的称呼,一时又有些惴惴,双手局促,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越看着刘老头拿着银票惴惴的样子,笑道:“李总管虽是好心,不过银票这东西,他们用不上的,反倒可能引来他人觊觎。”
说罢,拿出几两银子,丢给刘老头:“老丈,小心些用,别被人发现了。”
刘老头连忙跪下:“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王越笑容和蔼:“无妨,起来吧。”
李也见此,不由对王越生出几分好感:“倒是让王大人见笑了。”
“哪里的话,李总管体恤百姓,在下佩服还来不及呢。”
花花轿子众人抬,李也自不会不懂礼数:“岂敢,王大人见多识广,又爱民如子,在下才是佩服得紧。”
两人寒暄一番,刘老头识趣的退下。李也看着他单薄的衣衫,感叹一句:“不想生民竟如此多艰。”
王越笑笑:“已经算是不错了,若遇灾年,那才是艰难度日。”
李也不禁想起了娘亲所说的“苛政猛于虎”,瞧了王越一眼,随意的问道:“我朝的赋税很重吗?”
“十取其一,即使算上口赋也不算重。”
“那何以至此?”李也感觉有些奇怪。
“百姓生活,难道不是本就如此?”王越也有些奇怪。
李也默然,他本能的感觉有些不对,想了想,他问道:“盐铁很贵吗?”
王越有些茫然:“贵?也说不上贵吧,我倒是没注意。盐铁由大周朝廷专营,应该不会太贵吧?”
也是,王越再落魄也是侯府庶子,对于这些自然没什么感觉,但李也却感觉这就是那老头不顾天寒地冻进山砍柴的原因,但一时间又说不清楚,只好默默记下,等有机会询问娘亲。
“不说这些了,听闻李总管在上清剑宗有些关系?”王越拨弄着火堆,进入正题。
李也心中恍然,是说怎么使团出发几天,两人不过打个招呼而已,今日怎么凑上来了,原来是不知从哪里听了些小道消息,过来打探情况。
李也笑着道:“都是些以讹传讹罢了,去过一次,要说有什么关系,怕是也说不上。”
王越点点头,笑道:“去过一次便好,不知此去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还请李总管不吝赐教。”
“王大人多虑了,只要你不当着上清剑宗的面辱骂道尊,哪里来那么多忌讳。”
“哈哈哈哈,李总管真是风趣。”王越摇头轻笑,又问道:“李总管可曾见过姜宗主?”
李也点点头:“算是有一面之缘。”
王越目光闪过一丝异色:“哦——那李总管对于此次姜宗主破境一事,有什么看法吗?”
李也心中一惊,面上不动声色的笑道:“我能有什么看法?上清剑宗历来皆有七境之上,破七境,想来也很正常吧?”
姜紫微十多年前就是上清剑宗宗主,意味着她十多年前就已是六境,虽因不曾出手,不入地榜排名,但在世人看来,她如今破境应该也是水到渠成才对。
所以说,在这个时间点破境,是姬玄察觉到什么异常吗?李也暗自警醒。
“听闻上清剑宗皆以太上忘情境登临七境,从来都是悄无声息,此次邀天下观礼,李总管不觉得有些不寻常吗?”王越似乎只是随意闲聊。
李也笑着打个哈哈:“我不过修炼着玩儿,一二境的水平,哪懂这些,王大人这是问道于盲了。”
李也表面随意,心中却很是紧张,无论这王越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个问题问到自己,可以说恰恰问对了人。
姜紫微为何突破七境,可以说跟李也脱不了干系,她于六境绝颠迁延十多年,若不是李也到来,沈露华自不会去想所谓忘情之事,因此姜紫微定然要等到寿元将近才会考虑破境之事。
至于为何邀请天下同道观礼,李也已经通过传讯符联系过娘亲,自然是为了联络儒道三大书院与玉虚宫,隐秘商谈道统一事。
此事可以说除了姜紫微与沈露华之外,李也目前也许算是唯一知情人,所谓做贼心虚,李也立刻感觉王越此人有些不对。
所幸那王越似乎也只是随口问问,见李也不知,也就洒然一笑:“也是,即便有些内情,也不是你我所能知晓的,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就行。”
李也稍微松一口气,赞同的点点头:“王大人说的是,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咱们还是先赶上使团吧,一会儿别走散了。”
王越笑着看了李也一眼,翻身上马道:“李总管不必担心,有我在,走不散。”
不知道是不是做贼心虚,李也总感觉宣平侯王越最后看他这一眼饱含深意,心中也有些不爽,好不容易应付了姬玄和刘敬忠,这又来一个王越,这想安安静静混个日子怎么就那么难呢?
两人骏马疾驰,赶上使团,看着王越笑着告辞,李也一时间琢磨不透,也懒得再管,反正到了上清剑宗,那里算是自己的主场,你王越再有问题,爱谁谁。
路上又遇到些樵夫农人,李也一个都不放过,全都拉过来聊几句,然后给点散碎银子,倒也并不觉得无聊。
由于下雪的原因,使团速度有些慢,天色渐晚之时仍旧没有到达城池,幸好寻了个驿馆,一群人才不至于落得野外扎营。
李也沐浴一番,收拾干净后,敲响了怡君公主的房门,准备进行每日的例行汇报。
小宫女开门将李也引进去,走过屏风,李也看到这位怡君公主又在看书,心中赞叹一句,正要见礼,姬宁已经放下书,温声道:“李总管来了。”
姬宁十七八岁的年纪,性情却很是沉稳,半点没有话本中刁蛮公主的样子,满满的都是书卷气,再加上长得漂亮,很难让人产生恶感。
李也不知为何,看到她老是会想起初中时班长的样子。
要是再戴一副眼镜,那就更像了...
第三十二章 姬宁
“奴才李也,见过公主。”当奴才就是这点不好,即使权势再大,遇到这皇家之人,即使再没存在感,那也是主子,只能自称奴才。
姬宁温柔一笑:“都说了出门在外,李总管不必多礼。”
“奴才遵旨。”李也懒得客套。
“李总管有什么事吗?”姬宁当然也是知道李也的,毕竟李也作为皇后的人,又新掌内官监,算是宫里的红人,虽一直没什么交集,但也对李也十分客气。
“这两日雪下得有些大,速度比较慢,若是继续这么下去,行程上怕是会有些耽搁。”
姬宁沉吟片刻,又抬头问道:“赶得上观礼吗?”
“距观礼之期尚有十五日,以今日的速度,若无意外,刚好赶得上。”
她眉头稍稍蹙起:“有些太紧了,万一出点意外就不好办了。”
“奴才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奴才想,是不是将使团分为两队,一队人轻装简骑,先行出发,另一队人再带着辎重礼物出发,无论如何,至少不会失礼。”
李也主要是嫌弃路上花的时间有些多,再过十日,便是十一月十五,又到了娘亲阴气焚体的日子,他不想在这路上干耗时间了。
姬宁闻言点点头:“此法倒也不错,你与宣平侯商议过没有?”
“还没有,若是殿下同意,晚些奴才便去与王大人协商。”
王越不像李也表面上是太监,平日里需要避嫌,断然不可能晚上见公主的。
两人商议完细节,李也正准备告退,忽然听到姬宁问道:“今日天寒,我却见路上百姓衣衫多有单薄,却不知是何原因,不知李总管可有头绪?”
不知是看李也和她年龄相当,还是看到李也和路上百姓闲聊,姬宁向他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这...大约是没钱添置衣物吧?”
姬宁目光明亮,看着李也:“近几年风调雨顺,既无天灾,又无人祸,父皇又推行仁政,赋税不过十取其一,怎会连添置衣物的钱都没有?”
李也对此也有些好奇,加上路上也无聊,挺需要个解闷的事儿,于是便将路上的闲聊得来的消息一一与她说了。
“其实我也不懂,可能是货物比较贵...”
姬宁蹙着眉头听完,沉思片刻,方才幽幽道:“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原来如此...”
李也一愣,您怎么就原来如此了,连忙道:“公主这是什么意思,您懂了?”
姬宁叹一口气,轻轻摇头:“没什么,李总管先休息吧...”
什么就没什么,欺负我没文化是吧?
李也急了:“公主,您别过河拆桥啊,那些百姓为什么没钱添衣物啊?”
姬宁一愣,李也此时的行为说难听点是不知尊卑,不过看着眼前的少年眼里那满满的求知欲,她随即一笑:“李总管想知道?”
李也意识到自己的话不是很妥当,干咳两声,赶紧找补:“奴才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对此有些好奇。”
“李总管也是贫苦出身?”
李也笑道:“瞧您说的,不是出身贫苦,谁愿意入宫当太监呀。”
姬宁莞尔一笑:“你真想知道?”
李也认真点头。
姬宁犹豫片刻,看了看周围服侍的宫女,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吧。”
“是。”
由于李也表面的太监身份,众宫女也没想其他,躬身退下。
待她们都退下后,姬宁看向李也:“李总管坐吧。”
李也感觉这怡君公主接触下来挺有意思,不像宫里其他人拿腔拿调的,也不推辞:“那奴才就遵命了。”
李也坐下后,姬宁稍稍沉思片刻,方才问道:“李总管可知,国库开销最重的地方是什么?”
李也最近新掌内官监,对此事颇有发言权,御马监的禁卫和司礼监的东厂,花钱跟流水一样,想来国库应该也差不多。
“军队?”
姬宁点点头:“自妖魔司裁撤之后,大周各州府皆有驻军,军费逐年上升,你有没有想过,钱从哪里来?”
“赋税?可是,赋税并不严重啊...”
姬宁摇摇头,美目闪过一丝复杂的目光:“百姓对于赋税最是敏感,赋税上涨,难免引发民怨,是以赋税只占国库收入一小部分。”
李也脑子里忽然闪过白日里王越无心的一句话。
“盐铁专营?”
姬宁赞许的看了李也一眼:“不错,盐铁专营,按你今天所说,大多百姓皆困于银钱不足,或以度日米粮换之,或渔樵工椟求之,皆是为了买盐买铁而已,盐乃每日生活所需,铁乃耕种做饭所需,这盐铁价格高昂,百姓日子便自然艰难了。”
“如此,百姓就不一样会有民怨吗?”李也挠挠头。
“非也,盐一日所需不过丁点,百姓对其价格并不敏感,锄头菜刀更是能用多年,即使涨价,百姓也觉得仅是这一遭。更何况售卖盐铁的并非朝廷,而是拿到朝廷授权的商贾,中间转一次手,这民怨自然也就怨不到朝廷来了。”
原来如此,难怪李也聊了好些百姓,都是日渐穷苦,自己却说不出原因,只是...
身为公主,朝廷的代表,说这些,有点不对吧。
李也目光闪烁,看着眼前这位公主:“公主为何...愿意与我说这些?”
姬宁淡淡一笑:“不是你自己想知道吗?”
李也一时竟然有些无言,顿了顿:“盐铁何时开始专营的?”
姬宁思索片刻:“十六年前,如今的右相,当时的户部侍郎林国栋,上书此事,此后通行天下。”
“公主博文强知,奴才佩服。”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李也沉默装傻,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姬玄这事儿干得吧,确实有点畜生,但他毕竟是姬宁的亲爹。
姬宁睫毛轻眨,美眸认真的看着李也:“李总管不用装傻,我想知道,你作为贫苦出身之人,对于盐铁专营一事,是怎么看的。放心,今天的话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李也看着一脸认真的姬宁,不知为何,竟忽然有几分心动,转头移开眼神,他反问道:“那不知公主是如何看待此事呢?”
姬宁微微一怔,方清声道:“虽然此话由我来说似乎不太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