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5-03-22
两女围绕着鸡巴上上下下舔弄了好一会儿,苏檀儿才率先把鸡巴含进嘴里吞吐了起来,艾米也埋头在睾丸上舔弄着,过了一会儿两人又换了位置。一直轮流吞吐着,陈曦写了好久,两女吞吐累了,也不抱怨,又开始用香舌舔弄了起来,就当是在休息了。
第169章 秘密议事 上
陈曦一边写着奏折,一边享受着两位小美人的服侍,没过多久,他就鸡巴跳动着射了精,苏檀儿和艾米轮流含住他的鸡巴,吃着他的精液,交换的间隙间不少精液都喷在了两人的小脸上。她们也不管不顾,在陈曦射完之后,又再次在鸡巴上舔弄了起来,仿佛他不结束,她们就不会停止一般。
当然陈曦也不忍让两位小美人太辛苦了,他写了一部分后就放下了笔,然后把脸上还挂着精斑的两个小美人拉起,扒光了她们的衣服,看着两个赤条条的、大大方方在他面前展示着自己娇躯的美人,他嘿嘿一笑,一把上去抱住她们……没过一会儿,三人又在宽大的书桌上大战起来。
再次结束时,高潮了数次的两女也累摊了,然而她们开没有离井,苏檀儿可懂得讨好陈曦了,她让陈曦搬了两把椅子放在书桌前,她和艾米坐在那,让陈曦在写奏折的时候,只要一擡头就能欣赏到两位赤裸裸的美人,简直不要太惬意。也是因为陈曦知道轻重,加上他今天已经吃得很饱了,要不然还不知道那两份奏折今晚能不能写完呢。
陈曦写得很详细,渐渐地两女都睡着了,他把她们轻轻地抱起放在了床上,就在同一个房间里,很近,倒也没弄醒了她们。欣赏了一会儿两女甜美的睡姿,接着又继续写,在黄麻纸上打完草稿后又抄到了奏折上,完成后居然已经快五更天了。
陈曦干脆不睡了,也怕睡过头,干脆洗漱之后进了宫,不是去参加朝会,而是去了立政殿看望长孙。长孙也刚起床没多久,看到陈曦91句就问道:“曦儿,你这是一夜没睡?”
陈曦晃了晃自己的袖子笑道:“写了一晚的奏折,今天要呈给阿耶呢。”
长孙并没有问奏折的内容,这方面她还是很注意的,从不参与朝政。等陈曦坐下后,长孙伸手摸着他的头温柔又自豪地说道:“我的曦儿真棒,小小年纪就开始参与朝政了,日后必然不可限量。用过早膳了吗?”
陈曦摇摇头道:“没呢,这不是刚好有机会,特意进宫来陪阿娘用膳嘛~”
长孙微微一笑,主动凑了过来在陈曦的脸上亲了一口,轻轻地说道:“曦儿,你有心了。”
接着不等长孙退回去,陈曦就一把搂住了她的腰肢,攀上了她的娇乳,扭头吻住了她的小嘴。长孙也丝毫不意外,在陈曦伸出舌头时,她早已分开了牙关把他的舌头迎了进去,香舌主动迎了上去跟他缠绵在了一起。
等热吻结束后,长孙低头看了看自己袒露出的双乳,嗔怪地看了笑嘻嘻的陈曦一眼,整理好抹胸后,这才让人端上了早膳。用过早膳后陈曦又陪长孙聊了一会儿天,抱在一起又摸又亲的那种,等觉得朝会差不多该结束了才告辞离开。
来到甘露殿偏殿,李世民的书房外,宦官告诉陈曦,朝会还没结束。也不知道今天在商议什么大事,居然那么久。陈曦只好在偏殿外候着,半个时辰后,李世民才出现,身后跟着房玄龄等一众权臣。李世民看到陈曦先是觉得有些意外,然后眼睛一亮,还不等陈曦问候呢,就没头没脑地说了句:“写好了?”
陈曦点点头道:“回阿耶,写好了。”
李世民仔细看了陈曦一眼,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熬夜了吧,辛苦你了。”
这里也可以看出,长孙对陈曦实在是太了解了,只看一眼就发现了变化,知道他熬夜了,而李世民需要仔细看才能看得出来。
之后李世民先是对陈曦说道:“随朕进去吧”,又回头对官员说道:“诸位爱卿先回去吧,朕有些私事要跟曦儿谈,稍后再召见诸位。”
臣公们有些惊讶,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居然连政事都不议了?但李世民既然开口了,他们也只能照做,纷纷作揖后回自己的衙门候着了。
进了书房后,陈曦等李世民挥退了所有宦官后,才从袖子里拿出两本厚厚的奏折递到了李世民的书案上。李世民先是示意让陈曦坐下,这才拿起奏折看了看,他更感兴趣的还是军校的,放下天子监的那本后立马翻看了起来。
关于设立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奏折分成四个部分 :91部分是关于组建特种兵的,首先陈曦在奏折上提出,特种兵应当采用全新的编制,小队改为十人一队,设小队正、队副。三小队为一中队,设中队正、指导员,但不设队副。十中队为一大队,设大队正、队副兼教导员、军法官兼书记员、旗手。若要成军的话则最少十个大队,一千人起,设统领、副统领兼政委以及其他军官。
即使成军,特种部队也无需设立后勤和辎重部队,特种兵必须懂得打猎、识别野果等能力,随军时依靠大部队补给,单独行动时仅携带三日的干粮。特种部队无论是耐力还是速度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后勤部队只会拖累了他们的脚程。
陈曦在奏折中说明,特种兵之间的默契很重要,三人小队的编制不利于培养默契,十人为佳,而且虽说特种兵要求会使用任何兵器,但还是要有侧重点的,陈曦认为最好的配置应该是两名盾牌手左手持圆盾右手持长刀作为前阵,盾牌手主要的训练方向是耐力和臂力 ;之后是两位长枪手负责主攻,长枪手的训练方向是力量和臂力 ;再之后是短刀手负责补刀,短刀手的训练内容是速度以及对人体的了解,用最省力的方法去攻击人最致命的地方,同时因为短刀手了解人体,他们也将兼任小队军医,处理一些简单的伤势;最后才是两位弓箭手,训练臂力、耐力、眼力。
同时因为弓箭手通常都在后排,还要时刻观察战场、指挥队员,所以每个小队的队正和队副,将是两位弓箭手,他们同时要接受更多的兵法教育。弓箭手本就是最难训练的,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射手都是人才,让他们领导小队是最合适的。
当然,除了侧重的训练,所有人都要接受统一的耐力、武力、技巧等等方面的训练,以及熟练地掌握各种兵器,而不同职业要对自己职业的兵器更为精通,具体的训练方法在奏折的第二部分。
除了建制改革外,奏折中对军职也同样提出了改革,为了体现出特种兵的特殊性和调动士兵的训练积极性,陈曦提议哪怕只是小队中的一名普通特种兵,只要从军校毕业,在武职上就会根据表现被封为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或正九品下的仁勇副尉,而队正则是正八品上的宣节校尉、队副是正八品下的宣节副尉,中队正和指导员同为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大队长为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副队长为昭武副尉。
指导员和中队正同级,是因为指导员是最基层的政治委员,责任最重,自然是要跟队正同级才行,这样才有足够威望管理属下,甚至管理队正。这就跟现代部队一样,指导员和连长的级别是一样的,都说连长是父亲,指导员就是母亲,在一个大家庭中,家长自然是同级的。至于教导员可以是同级,也可以不是,这个没有强制要求,成军后政委同样也是如此。
而成军后,统领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副统领为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同时设立数个武职同为昭武校尉的参谋,跟大队长同级。战时,正副统领以及大队长和参谋需共同商议战事、排兵布阵。
在陈曦的计划中,兵法学得更好的当参谋,体能更好的当大队长。参谋一般不领兵,只负责出谋划策,如果碰到大队长阵亡,参谋可以主动请命,又或者是通过军功升迁,直接当上统领。参谋的升迁其实很快,而且很稳,因为只要打了胜仗参谋必然有功,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就能当统领了,当然,一个萝 卜一个坑,这个是自古不变的规矩。
至于军团,特种部队应该不会成立军团,起码很长一段时间组建不起来,因为以唐朝目前的国力,真的养不起超过万人的特种兵,只有工业化之后的唐朝才有可能养得起,不仅是伙食方面,也有装备方面的原因。
从官职上也可以看出,陈曦给特种兵的待遇极高,可以说每一个普通的特种兵都是武官。而且只要升迁,那必然是连升三级,因为特种兵的官职中没有从品,全是正品。只要当上一军统领,哪怕手下只有千人,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将军。陈曦认为特种兵不仅是训练最艰苦的部队,也是伤亡最大的部队,他们要参与的全都不是常规的战争,也几乎全是以少敌多的不对等战斗,所以待遇自然要好。
第170章 秘密议事 中
李世民看到这里的时候,眉头微微皱了皱,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应该算是同意了陈曦这个提议,虽然开支不小,但人数也不算多,日后特种兵多了,李世民相信他也可以从世家身上刮下不少油水了。
其次陈曦认为想要士兵能坚持住艰苦的训练,除了吃得好以外,还要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所以不应只是在秦岭中简单地搭建军营,让士兵们只能睡帐篷,而是应该认真规划,搭建好宿舍楼、教学楼、操场、各式演练场,以及配套的食堂、伙房以及军械库、仓库等配套建筑。
91批一个大队的特种兵毕业后,再用三个月的时间培养出第二大队,之后征突大军也该出征了,两个大队将随军一起出征突厥。在征战中要寻找问题,好的地方发扬光大,差的地方要立马改正。等班师回朝后,按照修正过的方法正式开始训练新的士兵,人员的选择扩大到全军,时间也将从三月改为一年。届时,训练出来的特种兵将会比禁军出身的特种兵更加精锐,因为他们训练的时间更长,训练的方法更加合理。
看着奏折的李世民不断地点头,显然对陈曦的奏折很满意,突然他却摇头微笑道:“曦儿,你的学识确实让我佩服,却不想你也有不懂的,你奏折中所说要建立一所能容纳一千人的学院,岂是三个月就能建成的?那么多建筑三年都是问题。”
这个问题陈曦早就想过了,想当年他还是一个现代少年时,也常常幻想自己能穿越到古代,用现代的一些工艺制品发家致富,他还在B站关注了一个叫穿越者大联盟的UP主,这位UP的人气极高,他的视频说的都是一些使用古法用有限的设备、可以替代的材料制作现代制品的方法,其中就有水泥的制作方法。
功德之力的改造似乎把陈曦的大脑也给加强了,昨晚他思考这个问题时居然能完全回忆起,此时心中自然早有腹稿。
陈曦作揖道:“回阿耶,传统的建筑自然是不可能在三月能完成的,但儿知道一种新法,其中关键之物就是水泥,顾名思义,水泥本为粉末状,加入水搅拌后成泥状,极易塑形,具有黏性,可涂抹在砖石甚至碎石上堆砌成墙,三日便可成型,20日后牢不可破,人力不可推倒,且防水防火。最重要的是,水泥此物从岩石中就能提取出原料制作,极为便宜。而且用水泥建房工序简单,普通人稍加培训就行,根本用不上大量经验丰富的木匠、工匠。”
李世民打断道:“等等,曦儿,此话当真?真有如此好的方法可以建房?”
陈曦说道:“儿哪敢欺骗阿耶。”
李世民立马大喊道:“来人,宣工部尚书、工部侍郎、员外郎速来觐见。”(此工部侍郎的工部并不是工部尚书的工部,而是下属部门。工部分四部,分别是工部、屯田部、虞部,水部。工部下属的工部就是负责土木修葺的。工部尚书统筹管理工部四部,工部下属的工部负责人是侍郎、副职是员外郎。陈曦就是员外郎,也是在工部,但他是工部下属屯田部的员外郎,负责天下屯田之事,这个之前说过。)
显然新法建房的事情,李世民相当的感兴趣,这可不像天子监和军事学院那样只是利于皇家的事,真如陈曦所说的,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等一个宦官出现在门口,对着李世民大声地“诺”了一声小跑离开后,李世民才对陈曦说道:“水泥之事一会儿再说。我看奏折你说从十万禁军中筛选一千人,可朕的禁军可都是精锐,你确定只筛选一千人?”
陈曦说道:“回阿耶,特种兵只是儿在书上看来的,到底适不适合我朝,还需要经过验证后才行,而不是花费大量经历和金钱训练出过多的士兵,结果发现并不合适。而且就算合适,也依旧应该结合我朝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用最切合实际的方法训练出最适合我朝的特种兵才是。所以儿认为培养两个大队,在战场上经历过实战后,才真正开始大量训练特种部队。”
李世明赞扬地点了点头,认为陈曦说得很有道理,趁着工部的人没来他又继续看起了奏折,91部分除了对学院的建筑提出了要求,也对伙食部分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最大的改变是从每日两餐改成每日三餐,早餐以面食为主,中晚餐则必须餐餐有肉以及新鲜的蔬菜,陈曦提议应当大量养殖猪、鸡、鸭以及鱼类,因为羊肉太贵,而牛是生产工具,除非病死或是老死,否则唐朝是不允许私下杀牛的。
李世民又问道:“猪我知道,虽然味道不行,但对士兵而言,也算是肉了。至于蔬菜,曦儿你可知,就算是宫中,到了冬季都吃不上几口新鲜的蔬菜,更何况是那么多士兵?”
陈曦说道:“回阿耶,关于蔬菜,儿依旧有办法,儿正在研究可以低成本的批量制作出的透明琉璃,若是成功,可用琉璃和铁制造出大型的透明琉璃房,到冬季时在房中点燃炉火,提升房内温度,在满足温度和日照的条件下,冬季自然也就可以种植蔬菜了。”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若是如此,可否用来种植粮食?”
陈曦说道:“呃……虽说不是不行,但成本会非常高昂,阿耶,人对粮食的需求远远高于蔬菜,这得建多大的琉璃房、建多少琉璃房才能满足需求?先不说就算儿研究成功,琉璃的成本也不会太低,光是建设用的铁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了?”
李世民问道:“为何要用铁?不能用木材吗?又或者你说的那个水泥?”
陈曦解释道:“在相同的粗细下,铁更硬,可以把琉璃房建得更大,而不是用更粗的木材,这样会挡住了房中的粮食接受阳光,影响成熟。水泥更不可能了,水泥不透光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可惜……”
陈曦本想告诉李世民,有一种作物叫做土豆的,但想了想还是没有提,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佛教四洲世界,还是七大洲世界,倘若没有找到美洲找不到土豆,那他岂不是欺君了?
很快李世民也不再纠结,又跟陈曦探讨了一下关于大棚的话题后,继续看起了奏折。91部分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特种兵的标准装备的,除了盾牌手额外需要携带圆盾外,每一个特种兵出征时都必须携带三折长枪、长刀、匕首、小手弩,以及弓箭,弓箭手额外配一把连弩。
唐朝有连弩,三连五连的都有,连发越多弩就越大。至于是不是诸葛连弩,陈曦就不知道了,但听程处弼说传说中的诸葛连弩是十连的,陈曦也不知道真假,毕竟就连现代也不知道诸葛连弩到底啥样。
武器肯定是要经过重新设计的,最好是用钢,因为钢更坚硬,不易生锈,易于保养。这样圆盾的重量可以大幅减轻,大刀可以更加锋利、不易卷刃,钢枪不易折断,还可以折叠起来方便携带,哪怕弓箭都会变得更加有力和轻便。
其实关于武器,昨日陈曦提出特种兵时,他91时间就想到火器。然而昨晚他又自己否定掉了。虽然以现在的条件,知道火铳的原理,手戳出来不难。但火铳这玩意只有大批量装备,三排轮流不间断地射击、形成散射才能压制住敌人。但对以小队为单位行动的特种兵来说,缺点实在是太多了,一,火铳声音大,一旦射击就会暴露自己;二,人数太少,根本形成不了有效火力 ;三,填装太慢,一旦跟敌人近距离接触,完全就成了废铁。如果是装备军队的话,在跟敌人接触时,火枪手已经退至后排由其他兵种顶上了,而特种兵可没有增援 ;四,需要携带过多装备,在火铳成为废铁后,这些装备同样也成了累赘;五,火药不易保存,特种兵需要跋山涉水,长途跋涉,火药极易受潮,届时火铳又成了废铁 ;六,没有膛线的火铳毫无准确度可言、射击距离也不如弓箭,真要有斩首行动,一个训练有素的弓箭手的成功率比用火铳高太多了 ;七,火铳对普通人可能是最后的保命手段,比如陈曦就打算做两把短铳,明年出征时带上,以备无患。但对经过训练的特种兵来说,可能还不如顺手掏出的匕首好用。
[ 本章完 ]【1】【2】【3】【4】【5】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91banzhu.com
第169章 秘密议事 上
陈曦一边写着奏折,一边享受着两位小美人的服侍,没过多久,他就鸡巴跳动着射了精,苏檀儿和艾米轮流含住他的鸡巴,吃着他的精液,交换的间隙间不少精液都喷在了两人的小脸上。她们也不管不顾,在陈曦射完之后,又再次在鸡巴上舔弄了起来,仿佛他不结束,她们就不会停止一般。
当然陈曦也不忍让两位小美人太辛苦了,他写了一部分后就放下了笔,然后把脸上还挂着精斑的两个小美人拉起,扒光了她们的衣服,看着两个赤条条的、大大方方在他面前展示着自己娇躯的美人,他嘿嘿一笑,一把上去抱住她们……没过一会儿,三人又在宽大的书桌上大战起来。
再次结束时,高潮了数次的两女也累摊了,然而她们开没有离井,苏檀儿可懂得讨好陈曦了,她让陈曦搬了两把椅子放在书桌前,她和艾米坐在那,让陈曦在写奏折的时候,只要一擡头就能欣赏到两位赤裸裸的美人,简直不要太惬意。也是因为陈曦知道轻重,加上他今天已经吃得很饱了,要不然还不知道那两份奏折今晚能不能写完呢。
陈曦写得很详细,渐渐地两女都睡着了,他把她们轻轻地抱起放在了床上,就在同一个房间里,很近,倒也没弄醒了她们。欣赏了一会儿两女甜美的睡姿,接着又继续写,在黄麻纸上打完草稿后又抄到了奏折上,完成后居然已经快五更天了。
陈曦干脆不睡了,也怕睡过头,干脆洗漱之后进了宫,不是去参加朝会,而是去了立政殿看望长孙。长孙也刚起床没多久,看到陈曦91句就问道:“曦儿,你这是一夜没睡?”
陈曦晃了晃自己的袖子笑道:“写了一晚的奏折,今天要呈给阿耶呢。”
长孙并没有问奏折的内容,这方面她还是很注意的,从不参与朝政。等陈曦坐下后,长孙伸手摸着他的头温柔又自豪地说道:“我的曦儿真棒,小小年纪就开始参与朝政了,日后必然不可限量。用过早膳了吗?”
陈曦摇摇头道:“没呢,这不是刚好有机会,特意进宫来陪阿娘用膳嘛~”
长孙微微一笑,主动凑了过来在陈曦的脸上亲了一口,轻轻地说道:“曦儿,你有心了。”
接着不等长孙退回去,陈曦就一把搂住了她的腰肢,攀上了她的娇乳,扭头吻住了她的小嘴。长孙也丝毫不意外,在陈曦伸出舌头时,她早已分开了牙关把他的舌头迎了进去,香舌主动迎了上去跟他缠绵在了一起。
等热吻结束后,长孙低头看了看自己袒露出的双乳,嗔怪地看了笑嘻嘻的陈曦一眼,整理好抹胸后,这才让人端上了早膳。用过早膳后陈曦又陪长孙聊了一会儿天,抱在一起又摸又亲的那种,等觉得朝会差不多该结束了才告辞离开。
来到甘露殿偏殿,李世民的书房外,宦官告诉陈曦,朝会还没结束。也不知道今天在商议什么大事,居然那么久。陈曦只好在偏殿外候着,半个时辰后,李世民才出现,身后跟着房玄龄等一众权臣。李世民看到陈曦先是觉得有些意外,然后眼睛一亮,还不等陈曦问候呢,就没头没脑地说了句:“写好了?”
陈曦点点头道:“回阿耶,写好了。”
李世民仔细看了陈曦一眼,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熬夜了吧,辛苦你了。”
这里也可以看出,长孙对陈曦实在是太了解了,只看一眼就发现了变化,知道他熬夜了,而李世民需要仔细看才能看得出来。
之后李世民先是对陈曦说道:“随朕进去吧”,又回头对官员说道:“诸位爱卿先回去吧,朕有些私事要跟曦儿谈,稍后再召见诸位。”
臣公们有些惊讶,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居然连政事都不议了?但李世民既然开口了,他们也只能照做,纷纷作揖后回自己的衙门候着了。
进了书房后,陈曦等李世民挥退了所有宦官后,才从袖子里拿出两本厚厚的奏折递到了李世民的书案上。李世民先是示意让陈曦坐下,这才拿起奏折看了看,他更感兴趣的还是军校的,放下天子监的那本后立马翻看了起来。
关于设立大唐皇家军事学院的奏折分成四个部分 :91部分是关于组建特种兵的,首先陈曦在奏折上提出,特种兵应当采用全新的编制,小队改为十人一队,设小队正、队副。三小队为一中队,设中队正、指导员,但不设队副。十中队为一大队,设大队正、队副兼教导员、军法官兼书记员、旗手。若要成军的话则最少十个大队,一千人起,设统领、副统领兼政委以及其他军官。
即使成军,特种部队也无需设立后勤和辎重部队,特种兵必须懂得打猎、识别野果等能力,随军时依靠大部队补给,单独行动时仅携带三日的干粮。特种部队无论是耐力还是速度都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后勤部队只会拖累了他们的脚程。
陈曦在奏折中说明,特种兵之间的默契很重要,三人小队的编制不利于培养默契,十人为佳,而且虽说特种兵要求会使用任何兵器,但还是要有侧重点的,陈曦认为最好的配置应该是两名盾牌手左手持圆盾右手持长刀作为前阵,盾牌手主要的训练方向是耐力和臂力 ;之后是两位长枪手负责主攻,长枪手的训练方向是力量和臂力 ;再之后是短刀手负责补刀,短刀手的训练内容是速度以及对人体的了解,用最省力的方法去攻击人最致命的地方,同时因为短刀手了解人体,他们也将兼任小队军医,处理一些简单的伤势;最后才是两位弓箭手,训练臂力、耐力、眼力。
同时因为弓箭手通常都在后排,还要时刻观察战场、指挥队员,所以每个小队的队正和队副,将是两位弓箭手,他们同时要接受更多的兵法教育。弓箭手本就是最难训练的,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射手都是人才,让他们领导小队是最合适的。
当然,除了侧重的训练,所有人都要接受统一的耐力、武力、技巧等等方面的训练,以及熟练地掌握各种兵器,而不同职业要对自己职业的兵器更为精通,具体的训练方法在奏折的第二部分。
除了建制改革外,奏折中对军职也同样提出了改革,为了体现出特种兵的特殊性和调动士兵的训练积极性,陈曦提议哪怕只是小队中的一名普通特种兵,只要从军校毕业,在武职上就会根据表现被封为正九品上的仁勇校尉或正九品下的仁勇副尉,而队正则是正八品上的宣节校尉、队副是正八品下的宣节副尉,中队正和指导员同为正七品上的致果校尉,大队长为正六品的昭武校尉、副队长为昭武副尉。
指导员和中队正同级,是因为指导员是最基层的政治委员,责任最重,自然是要跟队正同级才行,这样才有足够威望管理属下,甚至管理队正。这就跟现代部队一样,指导员和连长的级别是一样的,都说连长是父亲,指导员就是母亲,在一个大家庭中,家长自然是同级的。至于教导员可以是同级,也可以不是,这个没有强制要求,成军后政委同样也是如此。
而成军后,统领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副统领为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同时设立数个武职同为昭武校尉的参谋,跟大队长同级。战时,正副统领以及大队长和参谋需共同商议战事、排兵布阵。
在陈曦的计划中,兵法学得更好的当参谋,体能更好的当大队长。参谋一般不领兵,只负责出谋划策,如果碰到大队长阵亡,参谋可以主动请命,又或者是通过军功升迁,直接当上统领。参谋的升迁其实很快,而且很稳,因为只要打了胜仗参谋必然有功,积累到一定程度了,自然就能当统领了,当然,一个萝 卜一个坑,这个是自古不变的规矩。
至于军团,特种部队应该不会成立军团,起码很长一段时间组建不起来,因为以唐朝目前的国力,真的养不起超过万人的特种兵,只有工业化之后的唐朝才有可能养得起,不仅是伙食方面,也有装备方面的原因。
从官职上也可以看出,陈曦给特种兵的待遇极高,可以说每一个普通的特种兵都是武官。而且只要升迁,那必然是连升三级,因为特种兵的官职中没有从品,全是正品。只要当上一军统领,哪怕手下只有千人,那也是正儿八经的将军。陈曦认为特种兵不仅是训练最艰苦的部队,也是伤亡最大的部队,他们要参与的全都不是常规的战争,也几乎全是以少敌多的不对等战斗,所以待遇自然要好。
第170章 秘密议事 中
李世民看到这里的时候,眉头微微皱了皱,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应该算是同意了陈曦这个提议,虽然开支不小,但人数也不算多,日后特种兵多了,李世民相信他也可以从世家身上刮下不少油水了。
其次陈曦认为想要士兵能坚持住艰苦的训练,除了吃得好以外,还要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所以不应只是在秦岭中简单地搭建军营,让士兵们只能睡帐篷,而是应该认真规划,搭建好宿舍楼、教学楼、操场、各式演练场,以及配套的食堂、伙房以及军械库、仓库等配套建筑。
91批一个大队的特种兵毕业后,再用三个月的时间培养出第二大队,之后征突大军也该出征了,两个大队将随军一起出征突厥。在征战中要寻找问题,好的地方发扬光大,差的地方要立马改正。等班师回朝后,按照修正过的方法正式开始训练新的士兵,人员的选择扩大到全军,时间也将从三月改为一年。届时,训练出来的特种兵将会比禁军出身的特种兵更加精锐,因为他们训练的时间更长,训练的方法更加合理。
看着奏折的李世民不断地点头,显然对陈曦的奏折很满意,突然他却摇头微笑道:“曦儿,你的学识确实让我佩服,却不想你也有不懂的,你奏折中所说要建立一所能容纳一千人的学院,岂是三个月就能建成的?那么多建筑三年都是问题。”
这个问题陈曦早就想过了,想当年他还是一个现代少年时,也常常幻想自己能穿越到古代,用现代的一些工艺制品发家致富,他还在B站关注了一个叫穿越者大联盟的UP主,这位UP的人气极高,他的视频说的都是一些使用古法用有限的设备、可以替代的材料制作现代制品的方法,其中就有水泥的制作方法。
功德之力的改造似乎把陈曦的大脑也给加强了,昨晚他思考这个问题时居然能完全回忆起,此时心中自然早有腹稿。
陈曦作揖道:“回阿耶,传统的建筑自然是不可能在三月能完成的,但儿知道一种新法,其中关键之物就是水泥,顾名思义,水泥本为粉末状,加入水搅拌后成泥状,极易塑形,具有黏性,可涂抹在砖石甚至碎石上堆砌成墙,三日便可成型,20日后牢不可破,人力不可推倒,且防水防火。最重要的是,水泥此物从岩石中就能提取出原料制作,极为便宜。而且用水泥建房工序简单,普通人稍加培训就行,根本用不上大量经验丰富的木匠、工匠。”
李世民打断道:“等等,曦儿,此话当真?真有如此好的方法可以建房?”
陈曦说道:“儿哪敢欺骗阿耶。”
李世民立马大喊道:“来人,宣工部尚书、工部侍郎、员外郎速来觐见。”(此工部侍郎的工部并不是工部尚书的工部,而是下属部门。工部分四部,分别是工部、屯田部、虞部,水部。工部下属的工部就是负责土木修葺的。工部尚书统筹管理工部四部,工部下属的工部负责人是侍郎、副职是员外郎。陈曦就是员外郎,也是在工部,但他是工部下属屯田部的员外郎,负责天下屯田之事,这个之前说过。)
显然新法建房的事情,李世民相当的感兴趣,这可不像天子监和军事学院那样只是利于皇家的事,真如陈曦所说的,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等一个宦官出现在门口,对着李世民大声地“诺”了一声小跑离开后,李世民才对陈曦说道:“水泥之事一会儿再说。我看奏折你说从十万禁军中筛选一千人,可朕的禁军可都是精锐,你确定只筛选一千人?”
陈曦说道:“回阿耶,特种兵只是儿在书上看来的,到底适不适合我朝,还需要经过验证后才行,而不是花费大量经历和金钱训练出过多的士兵,结果发现并不合适。而且就算合适,也依旧应该结合我朝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用最切合实际的方法训练出最适合我朝的特种兵才是。所以儿认为培养两个大队,在战场上经历过实战后,才真正开始大量训练特种部队。”
李世明赞扬地点了点头,认为陈曦说得很有道理,趁着工部的人没来他又继续看起了奏折,91部分除了对学院的建筑提出了要求,也对伙食部分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最大的改变是从每日两餐改成每日三餐,早餐以面食为主,中晚餐则必须餐餐有肉以及新鲜的蔬菜,陈曦提议应当大量养殖猪、鸡、鸭以及鱼类,因为羊肉太贵,而牛是生产工具,除非病死或是老死,否则唐朝是不允许私下杀牛的。
李世民又问道:“猪我知道,虽然味道不行,但对士兵而言,也算是肉了。至于蔬菜,曦儿你可知,就算是宫中,到了冬季都吃不上几口新鲜的蔬菜,更何况是那么多士兵?”
陈曦说道:“回阿耶,关于蔬菜,儿依旧有办法,儿正在研究可以低成本的批量制作出的透明琉璃,若是成功,可用琉璃和铁制造出大型的透明琉璃房,到冬季时在房中点燃炉火,提升房内温度,在满足温度和日照的条件下,冬季自然也就可以种植蔬菜了。”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若是如此,可否用来种植粮食?”
陈曦说道:“呃……虽说不是不行,但成本会非常高昂,阿耶,人对粮食的需求远远高于蔬菜,这得建多大的琉璃房、建多少琉璃房才能满足需求?先不说就算儿研究成功,琉璃的成本也不会太低,光是建设用的铁都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了?”
李世民问道:“为何要用铁?不能用木材吗?又或者你说的那个水泥?”
陈曦解释道:“在相同的粗细下,铁更硬,可以把琉璃房建得更大,而不是用更粗的木材,这样会挡住了房中的粮食接受阳光,影响成熟。水泥更不可能了,水泥不透光啊。”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可惜……”
陈曦本想告诉李世民,有一种作物叫做土豆的,但想了想还是没有提,因为他不知道这是佛教四洲世界,还是七大洲世界,倘若没有找到美洲找不到土豆,那他岂不是欺君了?
很快李世民也不再纠结,又跟陈曦探讨了一下关于大棚的话题后,继续看起了奏折。91部分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特种兵的标准装备的,除了盾牌手额外需要携带圆盾外,每一个特种兵出征时都必须携带三折长枪、长刀、匕首、小手弩,以及弓箭,弓箭手额外配一把连弩。
唐朝有连弩,三连五连的都有,连发越多弩就越大。至于是不是诸葛连弩,陈曦就不知道了,但听程处弼说传说中的诸葛连弩是十连的,陈曦也不知道真假,毕竟就连现代也不知道诸葛连弩到底啥样。
武器肯定是要经过重新设计的,最好是用钢,因为钢更坚硬,不易生锈,易于保养。这样圆盾的重量可以大幅减轻,大刀可以更加锋利、不易卷刃,钢枪不易折断,还可以折叠起来方便携带,哪怕弓箭都会变得更加有力和轻便。
其实关于武器,昨日陈曦提出特种兵时,他91时间就想到火器。然而昨晚他又自己否定掉了。虽然以现在的条件,知道火铳的原理,手戳出来不难。但火铳这玩意只有大批量装备,三排轮流不间断地射击、形成散射才能压制住敌人。但对以小队为单位行动的特种兵来说,缺点实在是太多了,一,火铳声音大,一旦射击就会暴露自己;二,人数太少,根本形成不了有效火力 ;三,填装太慢,一旦跟敌人近距离接触,完全就成了废铁。如果是装备军队的话,在跟敌人接触时,火枪手已经退至后排由其他兵种顶上了,而特种兵可没有增援 ;四,需要携带过多装备,在火铳成为废铁后,这些装备同样也成了累赘;五,火药不易保存,特种兵需要跋山涉水,长途跋涉,火药极易受潮,届时火铳又成了废铁 ;六,没有膛线的火铳毫无准确度可言、射击距离也不如弓箭,真要有斩首行动,一个训练有素的弓箭手的成功率比用火铳高太多了 ;七,火铳对普通人可能是最后的保命手段,比如陈曦就打算做两把短铳,明年出征时带上,以备无患。但对经过训练的特种兵来说,可能还不如顺手掏出的匕首好用。
[ 本章完 ]